应用黄煌老师退烧经验方医案三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11: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应用黄煌老师退烧经验方医案三则

案一:2009年8月26日下午五点半,邻居龙老太太来诊,体温38.9°(腋温),诉头痛,咳嗽,脉现浮数有力,舌红。辨为风温发热。拟黄煌老师经方论坛发表的退烧经验方:

柴胡40 黄芩20 连翘30 甘草10 芦根10 银花 20 一剂,嘱多煎水,频服。

晚上八点复诊:体温38.3度(腋温),诉已服药三次,微有汗出。 次日一早再诊,患者体温37.5°(腋温),诉头痛、咳嗽明显减轻,痰少,脉浮数,舌红。继用上方加杏仁、青蒿。

柴胡40黄芩20连翘30甘草10芦根30银花20 杏仁15青蒿30一剂,煎服法如前。

案二:徐某某, 女, 32岁,住经四路, 2009年8月27日傍晚六点来诊:诉一家三口均发热,输液吃西药均无效,自己也感染上了发烧,测量体温:38.8°(腋温),倦怠乏力,恶寒,咽喉痛,咳嗽,痰稠。大小便如常。脉浮弦数,舌红苔薄黄。要求多抓几付中药与家人共用。取黄煌老师经验方加味:

柴胡40黄芩20连翘30银花20甘草10芦根30杏仁15青蒿30 四剂 煎药机煎好,每包200毫升, 日三次服

案三:肖某某,女,41岁,家住万合镇南坑,2009年9月3日初诊,体温37.8°(腋温),咳嗽,痰黄,咽喉痛,全身疼痛,怕风恶寒,脉浮细数,舌淡润苔白。

柴胡 40 黄芩20 连翘30 甘草10芦根 30法半夏15 荆芥15 防风20 杏仁15 两剂 2009年9月4日二诊,患者已无发热,咳嗽减,痰稀白,咽喉微痛,背胛恶寒而痛,胸闷。脉左细,右细稍弦。舌淡红苔薄黄。

柴胡 40 黄芩20 连翘30 甘草10芦根 30法半夏15 荆芥15 防风20 杏仁15 桂枝15 白芍15瓜蒌皮30五 剂

辨证思路:黄煌老师于2009年8月9日在经方论坛发表《我的退烧经验方》,学习后深受启发,方药组成: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

翘50克,水1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黄煌老师说:“ 此方从小柴胡汤加减而来。因是急性发热,所以去了

人参、半夏和生姜、大枣;加连翘,是因为连翘擅长清风热,对发热汗出而热不

退,头昏心烦失眠,咽喉充血淋巴结肿大,发热而呕吐等都很有效。柴胡退热,必须量大。《伤寒论》原用八两,按一两3克换算,也需要24克!”案一初诊径用黄煌老师原方加芦根,即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二诊时,虑其风邪上受首先犯肺,故加杏仁宣肺,青蒿透气,加强清热退烧作用,所以案二案三则直取此方,对证加味,取效自是必然。黄煌老师退烧经验方由经方小柴胡汤重用柴胡,加明清时方医家善用的连翘化裁而成,信由是论,经方、时方之争大可不必,除了有是证用是药,关键还要把握好方药的配伍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