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19 草船借箭》的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51: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9 草船借箭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yán cháng( )友谊的方法是:抛弃dù jì( )和zì sī( )。 2.有了领导的dū zhàn( ),再加上球迷的léi gǔ( )助威、摇旗nà hǎn( ),北京国安队的wài yuán( )在这场比赛中表现积极。

二、比一比,再组词。 寨( ) 幔( ) 赛( ) 漫( ) 援( ) 延( ) 缓( ) 诞( ) 三、用“然”字组词填空。

谁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 )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 )遭到杀身之祸。诸葛亮( )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 )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后来诸葛亮( )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对他( )起敬。

四、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句子。 (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 )诸葛亮请鲁肃帮助他。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鲁肃为诸葛亮做好借箭的准备工作。

六、多项选择。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 七、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

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草船借箭”的故事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妙笔生花。

课文的最后一段中“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鲁肃的话有条理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延长 妒忌 自私 2.督战 擂鼓 呐喊 外援

二、示例:寨子 比赛 幔子 漫步 支援 缓和 延长 诞生 三、显然 必然 当然 不然 果然 肃然

四、1.十万支箭,三天不能造成。 2.雾这样大,曹操难道敢派兵出来? 3.示例:箭好像下雨一样

五、42153 六、AB

七、1.三国演义 罗贯中 桃园三结义 失街亭 三顾茅庐 空城计 2.诸葛亮答应了造箭,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可以军法处置他 诡计多端 3.示例:想到了三天后有大雾,正好是借箭的好机会。

八、1.如鱼得水 2.原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 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九、示例:鲁肃说:“其实,诸葛亮早有准备,他知道三天后天会有大雾,为了使计划进行。他不让我告诉你,让我准备了带有草把子的船,在大雾天,我们一块儿到了曹营附近,擂鼓呐喊,曹军以为我军进攻,就拼命地射箭。诸葛亮就是这么简单地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