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4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有限公司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 文件页次 BD-WI3009 A/0 第 1 页 共 8 页 文件类型 Document Type □ 手册 ■程序 □作业文件 □ 操作指导书 □检验指导书 □工艺指导书 □控制计划 □FMEA □流程图 □ 其他: 更改史(REVISION HISTORY) 版本 REV. 发起日期 INITIATE DATE 发起人 ORIGINATOR 更改史 REVISION HISTORY 编制Originator: 审核Auditor: 批准Approval:

8

****有限公司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 文件页次 BD-WI3009 A/0 第 2 页 共 8 页 1、目的 提供一种评定测量系统质量的方法,从而对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

本公司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均能满足于正常的质量评定活动。

2、范围 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

3、职责 质量部负责确定MSA项目,定义测量方法及对数据的处理和对结果的分析。APQP

小组负责协助质量管理员完成测量系统的分析和改进。

4、定义

4.1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2 测量系统 : 是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4.3 偏倚 :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4.4 稳定性 :经过一段长期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

4.5 线性 :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

4.6 重复性 : 用一位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

4.7 再现性 :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4.8 零件间变差:是指包括测量系统变差在内的全部过程变差。 4.9 评价人变差:评价人方法间差异导致的变差。 4.10 总变差:是指过程中单个零件平均值的变差。

4.11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判断通过/不通过的装置。

5、工作程序

5.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时机

5.1.1 新产品在生产初期,参见“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HNFH QP-08。 5.1.2 控制计划中指定的检验项目每年需做MSA。

8

****有限公司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 文件页次 BD-WI3009 A/0 第 3 页 共 8 页 5.1.3 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5.1.4 测量系统不合格改善后需重新进行分析。

5.2 测量设备的选择

a) 有关人员在制定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时,应选择适宜的测量设备,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确保测量设备具有足够的分辩率,使用测量结果真实有效。

b) 选择测量设备时,建议其可视分辩率应不低于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即可取过程公差的十分之一,例如:特性的变差为0.1,测量设备应能读取0.01的变化),关键特性可按此规定选择合适精度的测量设备。一般特性,测量设备可视分辩率最低不能低于预期过程变差的三分之一。

5.3 制定“MSA计划”

5.3.1 对于新产品,项目小组根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进度要求,至少针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关键特性的测量设备制定“MSA计划”,经项目负责人审核、质量部部长批准后,由项目小组组织实施。

5.3.2 对于批产产品,由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要求及现行产品生产情况,制定 “MSA计划”,经质量部部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5.4 实施

5.4.1 按照计划的方法及时组织实施评价,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测量设备的人中挑选。

5.4.2 规定数量的样品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即特性值包含整个公差范围。

5.4.3 必须对每一零件编号以便于识别。

5.4.4 确保测量设备的分辩率和测量方法符合规定的要求。 5.4 .5 对测量数据予以分析评价,出具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5.4.6 新产品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质量部保存一份,送产品先期质量策划小组一份纳入APQP文件包。批产产品测量系统分析报告由质量部存档。 5.5 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

5.5.1 稳定性分析方法

5.5.1.1 选取一个样本并建立其基准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