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4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

考试试卷(A)

学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说法哪一种正确? ( ) a. 阳极电位越正、析出电位越正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b. 阳极电位越正、析出电位越负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c. 阳极电位越负、析出电位越正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d. 阳极电位越负、析出电位越负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2. 用色谱法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的最有效方法是 ( ) a. 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 b. 利用已知物对照法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

3.某同学将装入电解池准备做极谱分析的溶液洒掉了一部分, 若用标准比较法进行测定, 他应 ( ) a.重新配制溶液 b. 取一定量的溶液, 记下体积, 再测定 c.继续做 d..取一定量的溶液, 加入标准溶液, 作测定校正 4.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但只能部分分离,其原因是 (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 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5.在GC和LC中, 影响柱的选择性不同的因素是 ( ) a.固定相的种类 b.柱温 c.流动相的种类 (4)分配比

6. 先电解富集,后电解溶出的电分析方法是 ( ) a. 电导分析法 b. 电重量分析法

c. 电位分析法 d. 溶出伏安法

7.分离有机胺时,最好选用的色谱柱为 ( ) a 非极性固定液柱 b. 低沸点固定液柱 c. 空间排阻色谱柱 d 氢键型固定液柱

8.影响谱线变宽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下哪种? ( ) a. 自然变宽 b. 热变宽

c. 碰撞变宽 d. 自吸变宽

9.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 阴极材料 b. 填充材料 c. 灯电流 d. 阳极材料 10.适合于植物中挥发油成分分析的方法是 ( ) a. 原子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气相色谱

1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a.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d.原子核的振动

12. 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择下列哪种光源为好: ( ) a.交流电弧 b.直流电弧 c.高压火花 d.等离子体光源

13.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分析结果偏高,原因

是 ( ) a.电离干扰 b.物理干扰 c.化学干扰 d.背景干扰

14.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 ) a.一氯甲烷 b.丙酮 c. 1,3-丁二醇 d. 甲醇

15. 随着氢核的酸性增加,其化学位移值ppm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由LaF3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 是电荷的传递者, 是

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 , 内参比溶液由

组成。 2.气相色谱分析中常用的通用检测器

有 , 。

前者是 型,而后者是 型。 3.溶出伏安法分析中,被测物质存在 和 两个基本过程。使用阳极溶出伏安时,首先是 ,再是 。 4.棱镜材料不同,其色散率也不同,石英棱镜适用于 光谱区,玻璃棱镜适用于 光谱区。 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 的化合

物,而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 的化合物。 6.等离子体光源(ICP)具

有 , , , 等优点,它的装置主要包括 , , 等部分。

7.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摄谱仪狭缝宜 ,原因是 ;而定量分析时,狭缝宜 ,原因是 。 8.影响化学位移的内部因素有 , ,和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