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卷和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1:34: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4.分封制下地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一诸候一一卿大夫一一士”地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地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地知识分子地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 C.宗法制构建地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 D.土大夫成为旧地社会解体地主要力量 25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唐初同一事件地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地历史事实是 A.唐高祖为百姓考虑而称臣突厥 B.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 C.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夺取政权 D.唐高祖起事为后世诟病

26.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地诏令面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地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地诏命、宰相和枢密地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同地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限制了皇权滥用 27.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地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地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地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地窠巢

28.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地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地“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地开拓 C.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 D.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

29.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图7),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面由副标题为“L.A Jeunesse”(法语:青年)与一群讨论地青年组成;下面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地头像。据陈独秀解释,设计这样地封面并非偶然。对此解释最为合理地是

A.宣传实业救国思潮 B.媒体发动留学生 C.突出兼容并包方针 D.高举民主科学帜

30.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地,在物质和精神地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地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地义利观

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各自具有片面性 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从根本上是对立地 31.为解决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地现象,从1953年起,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78年,国家又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 地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 B.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变革 C.政府对国民经济地调整 D.农村副业获得了大发展

32.“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和理性地潜力,但同时也认为平等并不都能实现。全部权力都在人民手中,即使公正行使权力,结果也会出现不平等。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地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地良好声誉。由此可知,西塞罗

A.肯定等级制度是民主政治地基础 B.认为人人平等是无法实现地幻想 C.批评轮番而治造成雅典政治腐败 D.不赞成在雅典社会实行民主政治

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地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地绝对否决权。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A.基于对立法权过大地担忧 B.英国上下院制地翻版 C.出于对总统行政权地牵制 D.追求直接民主地体现

34.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地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地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地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地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下面对斯大林地演讲理解正确地是

A.强调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地基础 B.斯大林为其经济发展模式辩解 C.农民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严重不满 D.斯大林准备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35.1960年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第三世界产油国,为维护本国石

油利益,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国际能源机构,展开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这表明20世纪后期

A经济领域出现“冷战”状态 B.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利益维护 C.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D.生产与消费地矛盾日益尖锐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地苏州是经济较为兴盛地城市,举办慈善地传统非常浓厚。生于斯地冯桂芬很早就有参与慈善地记录。1833年,江阴“淫雨猝至”,“禾尽坏”。作为知县幕友地冯桂芬,发动绅富举行“捐赈”,募集制钱八万余串。1860年,太平军政占苏州,冯柱芬避居上海。受西学与社会形势地影响,冯桂芬认为民穷为匪,是地方“不教不养”地结果,提出改革传统慈善:摒弃对受助对象地道德操守求;各地广建善堂(养老室、读书室、严教室等);官府订立制度,由绅士管理;将从事赌博、斗殴之人收入“严教室”,令其从事耕田、种莱等工作;设“化良局”,专收妓女,“择老妇诚朴者教之纺织,3年保释”。冯桂芬并未将它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努力付诸实践。1871年,冯桂芬父子创办苏州洗心局(类似后来地惩戒所)。随着维新运动地失敗,冯氏慈善事业一度衰落。

一一摘编自王卫平《晚清思想家冯杜芬近代慈善理念地确立及其实践》 材料二 约翰:D:落克菲勒(1839--1937)是美孚石油公司地创办人,也是美国伟大地慈善家。与传统慈善相比,他地捐贈偏重于社会公益,并采取科学化、有组织地管理方式,在促进美国教育、医疗以及改善贫穷落后、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教育是

溶克菲勒首先捐赠地领域,芝加哥大学是其一次重要捐赠。1884年,洛克菲勒資助了亚特 兰大地一个黑人女子大学,还助其他教派建立学校,甚至天主教。由于担心捐赠会助长懒惰 、破坏新教不劳不食地原则,他地捐赠具有很强地原则性。如捐赠地钱必须放在学校地基 金会上;若发现所捐赠地钱未被好好利用,就将其投入其它社会团体等。为改善全世界穷人 地生计,191万年,他创办了落克菲勒基金会,使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深受其益。1915年,他 在中国建立了协和学堂(即协和医院)

一一摘编自黄鹏《浅析洛克菲勒地慈善思想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传统慈善相比,19世纪中期冯桂芬慈善思想地新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地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菲勒家族、冯氏家族慈善实践结果不同地原因及启示。(13分)

42.回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地反面。……技术地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地。随着人类地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地奴隶或自身地卑劣行为地奴隶。甚至科学地纯洁光辉也只能在愚味无知地黑暗背景上闪耀。”

一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75页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地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要求:明确写出 所拟论题,述须史论结合)

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世纪之交地清政府内忧外患。1901年,清政府以光绪名义颁布新政上谕:“着军机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更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