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深圳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及心理现状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31: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序号: 编码: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华南农业大学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关于留守儿童(深圳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及心理现状调查报告

所在学院: 人文与法学学院 信息软件学院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吴秋云 胡丽云 叶振龙 梁治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作品全称 关于留守儿童(深圳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及心理现状调查报告 作品所属 领 域 ( C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深圳是一座农民工输入的大市,不仅绝对数量大,且人口占比高,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农民工分布日趋集中。2007年深圳市1200多万总人口中,户籍居民171万人,外来人员960万人,农民工人数约600万,占总人口的50%。由于城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使得大量农民工父母外出到深圳打工,同时形成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此外,在深圳有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流动儿童变为留守儿童。这些农民工子女往往是幼年期是在深圳成长,而随着读书费用的增加,家庭经济压力越来越重, 迫使他们回到农村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正处在需要稳定的环境来学习知识、发育身体的时期,但他们却远离了之前熟悉的生活环境,回到陌生的农村,一般是由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农村亲戚朋友家,贫困,使他们过早体会到生活的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距离让他们不能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亲情,他们只能孤独寂寞的成长。这样的变化对这些留守子女的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些孩子,当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这种特殊的成长经历又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一个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而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的时代,上述问题对干社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深圳政府为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推出了一些规定,但在政策上对收留的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的打工子弟学校没有明确的说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并未使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真正解决就学问题。 深圳市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情况究竟如何,这些儿童的心理状况又是如何?两者之间究竟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同时,农民工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的收入水平、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程度如何?当孩子们由流动儿童变成留守儿童时,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又如何?心理状况怎样?受教育情况如何?作品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跟踪调查。 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另外,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本作品就很好的结合实际,鼓励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农村。本作品以深圳市为主要调查区域,这里集中了较多的农民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作品从深圳本身特点这一根本点出发,有以下几点先进、科学及独特之处: 1、调查主体明确。全面理解留守儿童的定义,针对调查现象,分常规留守和特区留守两种情况分别调查,通过走访问卷,采访交谈等形式不仅仅要去深入农村了解常规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还要考虑到深圳特区的特别之处,其中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往往是幼年期在深圳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而随着读书费用的增加,家庭经济压力越来越重,现实迫使他们回到农村成为”留守儿童”。针对对这一在深圳具有的普遍现象,我们进行特殊的跟踪反馈调查,了解这样的变化对这些农民工留守儿童子女的成长教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影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响状况进行分析。 2、研究地区有代表性。深圳市是改革开放30年的硕果,经济发展迅速,聚集了较多的农民工家庭,为我们的调查铺定基石。同时通过我们的作品更希望了解在改革开放顺利开展30年后的今天特区的发展是否和谐,广大农民工兄弟的子女教育是否能得到保障,作品也会将在深圳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学习进行对比,寻找到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根源之处。 3、调查内容全面。我们分别对留守儿童本身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分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全面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状况和心理现状。 4、调查对象多元。对父母、教师,亲属等与留守儿童密切相关的人进行走访调查,交谈沟通等从多角度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及目前留守儿童出现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找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5、作品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与深圳市一大学生家教公益性组织--小园丁之家合作上,并能得到一定物质上的支持,在调查的同时,为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知识的甘露,播下希望的种子。这样一个大学生组织,不仅对调查更有帮助,还使调查成果和方案付诸实践,同时可以让大学生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当中,让作品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