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2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类 别 拟定单位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专业课 航空材料工程学院 学 制 执 笔 人 三年 李艳 课程编码 专业建设委员会意见: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意见: 教学工作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二级学院院长意见: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1、 课程性质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课程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光学金相分析的基本原理、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及无损探伤的基本知识,培养常规金相分析与无损检验的基本技能,掌握金属热处理基本测试手段。本课程是以《金属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和《金相分析实训》等课程为学习基础。

2、设计思路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的总体设计思路: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的基础上,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将书本知识的传授与动手能力的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以金属材料检测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具有进行常规金相检测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热处理金相组织、热处理缺陷检验和失效分析,了解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场所,初步学会正确选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查评价工程构件质量和保障

1

设备的安全运行,以便从事金属材料检测工作。

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32,学分为2分。

3、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金属材料的检验方式、检验依据和检验内容;

●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金相检验的方法、原理、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能进行常用材料的金相分析与检验;

● 掌握常用钢种的显微组织评定和零件热处理检验;

● 掌握金属材料无损检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及应用,掌握热处理缺陷和零件是小分析的基本方法。

职业能力目标:

● 能够进行常用金属材料检测试样制备,熟练操作材料检测设备和仪器,具备常用金属材料各种热处理组织的金相检验、热处理缺陷和零件失效分析的能力;

● 熟悉各类材料检测设备及仪器的结构组成,具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的基本能力。

4、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

能力 目标 学习情境 学会钢的火花检验 材料化学成分检验能力 学会化学分析法检验材料化学成分 学会光谱分析法检验材料化学成分 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 任务载体 相关知识 火花的形成及结构; 钢的火花检验设备与操作; 钢的成分与火花特征; 化学分析法测定钢中常见元素的方法 发射光谱分析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训练地点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2 课时 2 认识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多媒体教操作及维护 室 定量测量方法及原理; 彩色金相技术; 利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初步的晶粒大小的测定; 利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初步的第二相相对量的测定;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检验; 不锈钢和奥氏体锰钢的显微检验; 有色金属(铜及铜合金、钛和钛合金)的显微检验; 粉末冶金材料与硬质合金材料的的显微检验; 2

2 显微组织分析与检验能力 定量金相法测定显微组织参数 测定显微组织参数 多媒体教室 4 典型工程合金的显微组织的检验 典型工程合金的显微组织 多媒体教室 2

热处理质量和缺陷组织的检验 宏观检验 断口制取及保养 金属断口分析能力 宏观断口分析 显微断口分析 失效分析 力学性能试验能力 金属无损检测能力 疲劳试验 内部缺陷检测 表面缺陷检测 偏析与带状组织; 过热与过烧; 热处理质量和缺脱碳层深度的测定; 陷组织 表面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表面渗金属的显微检验; 利用酸蚀法检验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 利用印痕法检验硫、磷的分布; 液体着色渗透法检验材料(或制品)的表面缺陷 断口试样的选择; 断口试样的清洗; 断口试样的保养; 金属材料表面及断裂的分类、形貌特征; 断口 裂纹源位置及裂纹扩展方向的判断; 显微断口分析法; 断口显微特征; 断口显微形貌与显微组织的关系; 失效的基本概念; 失效的主要类型; 失效分析的目的、方法; 疲劳失效的特点; 金属材料 疲劳的性能指标; 疲劳特征的影响因素;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 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与金属材料、制品 操作技术; 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 多媒体教室 2 多媒体教室 4 多媒体教室 2 多媒体教室+实验室 12 总课时合计(学时) 32 5 、教材编选建议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图样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6、教学方法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节省课时,增加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作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示范作图,注意纠正学生不规范作图。

(3)在实践实程中,如绘制零件图,按照“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方法,将教师讲课、小组讨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