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7:54: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课 有朋自远方来

学科 课题 时间 把人际交往扩大到世界范围,我们应该怎样同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教材分析 民友好交往,引导学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本课内容比较形象生动,学生对文化习俗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他们能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所学到的历史、地理知识中、课外阅读材料中学情分析 提取比较多的相关信息。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好预习作业,并检查学生对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在备课内容中加入相应的课堂预设。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 课时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价值 第一课时: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 懂得什么事民俗,理解世界每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阅读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体验 感受、体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政治 案例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流程 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 差异在哪里 差异在哪里 PPT演示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补充:圣诞节的故事)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08年北京奥运会点火的视频》 活动一:猜猜看 下面的事物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图片) 欣赏歌曲《唱脸谱》 望文生义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何以见得?” 洋人:“每天早晨我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探索民族风情知多少 新知 一、中国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祭灶;吃团圆饭;贴对联;吃饺子;拜年;给压岁钱;接财神; 二、西方圣诞节有哪些习俗 唱圣诞歌;安置圣诞树;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给人们送圣诞礼物;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诞辰,也是基督徒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按基督教教义,耶稣是上帝之子,为拯救世人,降临人世。所以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公元354年,罗马帝国西部拉丁教会年历中首次写明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诞生日。 1 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 展示自己: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节日?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巧节;中秋节;重阳节;万圣节;愚人节;情人节;泼水节;斋月节 在每年的11月1日,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每当万圣夜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斋月是穆斯林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伊历的第九个月份为伊斯兰教的斋月。斋月期间,除老人、孩子及体弱多病者外,每个穆斯林都应当把斋,即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不进食、不喝水、不吸烟等,日落祷告后,则可以开斋进食。把斋与吟诵、祷告、施舍、朝觐并称为穆斯林的“五功”。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等。 小结: 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当然,同样的节日由于受到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而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差 异 在 哪 里 接受礼物;见面招呼;表示感谢;请客吃饭;拜访客人。 在中国,一般是先推辞再接受,接受后,表示感谢,但不当场打开礼物。(谦让、礼貌) 在西方,一般是先表示感谢,接受礼物后即当场打开,对礼物夸赞一番。(对人尊敬) 在中国说:“你去哪儿了?”“吃饭了吗?” …… 在西方说:“Hello”,“Hi”, “How are you?” …… 2 在中国,亲戚、熟人之间表示感谢一般不用说“谢谢”。 在西方,即使在最亲密的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间也会十分客气地用“Thanks a lot”或者“That is very kind of you”. 在中国,热情的主人在客人碗里不断地添加菜肴,一边说:“多吃点,多吃点” 在西方,主人不会过多地劝酒劝菜。客人不想喝啤酒,想喝可乐就说:“Could I .”然后才上门拜访。 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处世态度和方式。 请举例: 除了书上举出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奇怪的习惯? 埃及妇女不穿无袖衣服和衬衫 埃及妇女在公共场合衣着很庄重,不穿无袖的衣服和衬衫,穿短裤被人笑话视为不文明,埃及人好客,慷慨大方,如果您赞美主人的某样财物或衣服漂亮,主人就会把它送给您,所以在埃及要慎赞主人的东西。 在突尼斯待客用河水猛泼客人脸 突尼斯东部,当家中来客后,主人饭后会请客人到小河边去洗脸,如果主人双手捧起清澈的河水猛泼客人脸时,您可千万别生气,这是主人的殷勤待客之道,要表示感谢。 正视交往障碍:点头不算摇头算,还是摇头不算点头算? 是虐待,还是关爱? 电影《刮痧》故事简介 许大同与妻子经过八年的奋斗在美国定居,他们有一个五岁的儿子丹尼斯。一天,丹尼斯闹肚发烧,大同的父亲用中国传统土方刮痧为孙子治病。次日丹尼斯被单独留在家中,不小心掉下床时磕破了头,被邻居发现,他们认为父母把小孩单独留在家中太不称职了。丹尼斯被送去看急诊,医生在作检查时发现了他背上因为刮痧留下的瘀痕,断定他在家受到了虐待。 于是大同夫妇被禁止接近儿子,儿童福利院更认定大同有暴力倾向,准备以法律手段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在法庭上无人对“刮痧”这一中医疗法有了解,大同开发的电子游戏《西游记》还被曲解为他具有严重暴力倾向。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从而父子分离。之后,许大同的同事开始疏远他,并认为他只会打骂孩子,有虐待孩子的倾向,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是不值得交往的。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医生认定丹尼斯在家中受到了虐待,大家想是不是事实呢? 影片中还提到《西游记》,这是中国的古典名著,相信许多同学都看过,暑假里还重播了连续剧《西游记》特别是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更是深入人心。同学们觉得孙悟空是个什么形象? 我们这么喜爱的一个人物形象,在西方是否也同样受到大家接受并喜欢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