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04: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个人备课录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 总 课时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 材 分 析 重点 难点 教具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1、 列举种群的特征 2、 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种群的特征 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回顾 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引入: 要检测某种新型除草剂的锄草效果,在两块农田中做了对照实验。现对这两块农田中杂草的数量进行统计。怎样才能既简便又准确的获得统计数据?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的概念: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方法: (1) 样方法 教 (2) 标志重捕法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学 概念: 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 程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结构的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1)增长型:幼年个体多 (2)稳定型:老成幼年个体比利适中 型 (3)衰退性:老年个体多 2、性别比例的概念: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1)雌雄相当:高等动物 (2)雌多于雄:人工控制的种群 (3)雄多于雌:社会性昆虫 研究意义: 教 学 过 程 典型例题 例(2000年广东卷)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解析 种群是指一定时间、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不同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种群;同一时间、空间内的同种个体是一个种群,这些个体不仅包括所有成熟个体,也包括所有幼年、青年、老年等所有个体。但种群不是同种生物简单的相加,而是具有一系列一个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特征。即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种群。本题正确答案是C。 【目标检测】 1.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的 ( ) 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N=39×34÷15 2、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主要由下列哪一项预测 A.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 B.种群年龄组成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 ( ) 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 4、下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对三图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

A. 图甲是增长型,从图丙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 图甲、图乙、图丙都是衰退型 C. 图乙是典型的稳定型,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甲、图乙、图丙都是稳定型 5、(多选)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 ( ) A.种群处于稳定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种群迁出率超过迁入率 6、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地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 。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40cmX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 1~4 CBBA 5、BCD 6、(1)A、B、C 水 A草原(2)①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100cm。 ② 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 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作 业 教 学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