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题库考试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4:15: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中国法制史)

(题库考试复习题)

一、简述题

1.简述西周的五刑制度。 2.简述吕刑的主要内容。

3.简述西周婚姻的“六礼”制度。 4.简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 5.简述西汉文、景帝的刑罚改革。

6.简述秦律的“公室告”与“非公室告”。 7.简述“约法三章”的主要内容。 8.简述汉律六十篇的主要内容。 9.简述西汉法律的主要形式。

10.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主要内容。 11.简述两汉的中央司法机关。 12.简述“名例律”的演变过程。

13.简述“死刑奏报”制度的产生及主要内容。 14.简述“十恶”、“八议”与“官当”制度。 15.简述“唐律”的篇目。

16.简述“唐律”关于共同犯罪的处刑原则。 17.简述“唐律”中的死刑复奏制度。 18.简述“唐律”处理涉外案件的原则 19.简述唐代中央司法机关的主要职能。 20.简述宋代的主要法律形式。

21.简述“宋刑统”体例上的变化。 22.简述宋代折杖法的主要内容。 23.简述宋代的中央司法机构。 24.简述元代的“四等人”制度。 25.简述元初的主要立法。 26.简述元代的中央司法机关。 27.简述“大明律”的制定经过。 28.简述“明大诰”的主要内容。 29.简述“厂卫”制度的主要内容。

1

30.简述明代刑罚适用原则的变化。 31.简述明代的中央司法机构。

32.简述明代刑部与大理寺职权的变化。 33.简述清代的少数民族立法。 34.简述清代《会典》的编篡。 35.简述清代的会审制度。 36.简述清末修律的主要内容。

37.简述《大清新刑律》的结构特征。 38.简述《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特征。 39.简述清末“四级三审”制的司法机构。 40.简述清末的资政院、咨议局。 二、名词解释

1.墨刑 2.刖刑 3.圜土 4.吕刑 5.非眚 6.惟终 7.质剂 8.七出 9.三不去 10.五听 11.铸刑鼎

12.竹刑 13.法经 14.云梦秦简 15.为吏之道 16.髡刑 17.九章律 18.左官律 19.汉代读鞫 20.上请 21.春秋决狱

22.魏律 23.北齐律 24.名例律 25.重罪十条 26.官当 27.开皇律 28.唐律疏议 29.唐六典 30.五刑

31.十恶 32.唐律公罪 33.唐律私罪 34.唐律类推 35.化外人 36.宋刑统 37.编敕 38.盗贼重法

39.折杖法 40.凌迟 41.审刑院 42.元典章

43.大明律 44.明大诰 45.充军 46.奸党罪 47.厂卫 48.廷杖 49.都察院 50.九卿会审 51.刑部

52.大清律 53.秋审 54.朝审 55.钦定宪法大纲 56.十九信条 57.大清现行刑律 58.大理院

59.领事裁判权 6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论述题

1.试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试述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3.试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

4.试述“法经”的结构及其对后世立法的影响。 5.试述西汉前期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

2

6.试述汉代文、景帝刑罚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7.试述汉代春秋决狱的历史意义。

8.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典体例的变化及其影响。 9.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典内容的变化及其影响。 10.试述唐律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11.试述唐律中“七出”、“三不去”的规定。 12.试述唐律对中华法系形成的贡献。 13.试述《宋刑统》的特点。 14.试述宋代编敕的主要特点。

15.试述宋代盗贼重法与重法地法的实质。

16.试述宋代刑罚制度的变化及对后世的影响。 17.试述宋代司法机构的特点。

18.试述元代法律对蒙古人特权的维护及其实质。 19.试述明初的立法思想与《大明律》的制定。 20.试述明大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1.试述明律的“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特点。 22.试述明代司法机构的变化与特点。 23.试述清律制定的指导思想。

24.试述清代少数民族立法、司法的加强及意义。 25.试述清代会审制度的意义。

26.试述清代秋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7.试述清代朝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8.试述清末变法修律的特点与影响。

29.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意义。 30.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