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8:39: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广西灵山县灵城镇白水小学 覃光霞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一是学习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学习用递等式进行脱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三是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学生创设了熟悉生活情境:购物,引导他们理清思路:先要算出买3本笔记本的钱,再算一共用去多少元,并依据这样的数量关系先分步列式,再依据思路列成综合算式3×5+20,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进行计算,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掌握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一年级上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的从左向右运算(二年级上册)。但学生此前接触的两步计算式题,无论是只含同级运算的两步式题,还是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而本节内容开始学习的两步混合运算式题则涉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形;另一方面,在本节内容里学生还会第一次学习用递等式表达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所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生,影响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让学生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学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是本节课本单元的重点。本班学生有95%人数是比较喜欢运算,运算基础是较扎实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过关,80%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尝试,因此,掌握本单元的运算顺序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较容易的,缺点是大部分学生未养成认真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如3+2就理解成3×2等,所以计算结果的正确率是关键点,课堂上我会继续纠正学生的这些缺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计算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学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法及学法选择 教法:

1.分析法:在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接着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入手,确定解题思路: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一共用去多少元。

2. 启发归纳法:在教学学生用递等式表达计算过程后,启发学生归纳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 )。

学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尝试法:在出示例题情境图信息后,学生第一次尝试用分步算式解决一共用去35元后,依据数量关系: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一共用去多少元 将分步算式综合起来得到:5×3+20

2 .画一画:在学习及练习如5×3+20 50-15×2等混合题时,指导学生给先算部分画上—, 以更快熟练运算顺序。

3.练习法:在学会5×3+20 50-15×2的运算顺序及递等式的表达后,让学生及时做一些练习题,巩固运算顺序。

六 .教学主流程 1.复习 2.创设情境

3.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探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及用递等式表达计算过程和书写格式 4.归纳总结运算顺序 5.练习巩固

七.教学具体环节及设计思想 (一).复习

5×3 15+20 15×2 31×5

(设计说明:复习相关的乘法、加法、减法计算,既是前面已学知识的延伸,也会更好地引出下面的新知识。) (二)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