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40: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附件2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一、种植季节

根据陇县物候特征,紫花苜蓿在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我县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种植较为适宜。

二、播前整地

1.施用磷肥:对种植地块每亩施用过磷酸钙50公斤,在犁地前撒入田内作为底肥,其肥效可利用3年左右。

2.精细整地:于施肥后及时深犁一次,深耕25-30厘米,并彻底清除杂草,耙磨后播种,以保证出苗率和整齐度。

三、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要进行纯净度测定和发芽率试验,纯净度达95%以上,发芽不低于80%。条件适宜时可对合格种子接种苜蓿根瘤菌,不具备条件时直接播种。

四、播种方法

紫花苜蓿春播和秋播,要趁墒情及时播种,以精量条播为佳。条播行距为20-4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其中沙质土壤3-4厘米,粘土为2厘米,干旱时稍深,地墒充足时稍浅即可。播种后还应及时耙磨,以利于保墒。

五、播种量

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和水肥条件等因素,播种量区别对待。在川塬水浇地每亩播种量控制在0.9-1.0公斤,在台塬

旱肥地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0-1.5公斤左右。

六、田间管理

苜蓿出苗后,应适时锄草1-2次,并做好病虫鼠害防治。在开花期进行田间检查,一旦发现异株杂种,及时拔杂去劣。

七、牧草收割

紫花苜蓿在初花期(50%开花)收割,每年可刈割3-4茬。在适宜收割期内,选择晴天,收割后将青苜蓿平铺地面(厚度以10-15厘米为宜)暴晒,定时翻动,使水份降到40%左右为宜(取一束苜蓿草在手中用力拧紧,有水但不下滴),达到半干程度。将半干苜蓿运送到通风良好的草棚下晾干,使水份含量降到14-17%(将干草拿在手中抖动有声,揉卷折叠不脆断,松手时不能很快自动松散)即达干燥可贮存程度。有条件的场户可利用牧草联合收割机械进行收割、翻晒、打捆,还可制成草粉、草块、草颗粒,便于贮存和运输。

八、质量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紫花苜蓿干草要求:感官鲜绿或灰绿色,芳香无结块,无发霉变质,无有毒有害植物;水分含量小于17%,粗蛋白大于13%,粗纤维含量小于31%,胡萝卜素含量大于27mg/kg,无机杂质含量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