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湘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全套备课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19: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湘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全套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能用游戏等方式来表现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美丽的天气。

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天气现象的各种记录。 科学知识

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体验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卡片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卡片。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出示: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 2.提问: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 二.活动 欣赏天气现象

1.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的插图。

要求:仔细观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2.)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的特点。 (3.)组内同学互述。 (4.)指名全班描述。 (5.)教师总结概括不同天气的特点。 2.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 (1.)课件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 (2.)学生欣赏,教师针对资料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此环节能实现科学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 (3.)布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并编成小报进行传阅与展示。 三.活动 我们与天气

1.布置任务:设计用游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指导学生看教材的两幅图,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交待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 4.学生游戏。 四.小结

1.总结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

2.评价在每一环节中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

2. 测量气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

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的课件等。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我们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2.讲述:每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气温——空气的温度。 3.过渡: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 二.活动 测气温

1.猜一猜: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说一说你猜测的依据。 2.交流。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 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1.)活动地点: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 (2.)分 组: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 (3.)人员分工:拿温度计的、读数的、记录的都安排到人。 (4.)时间安排:每一节课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学后。(完整的一天) 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 6.认识百叶箱: (1.)出示百叶箱课件,学生观察。 (2.)教师讲解: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百叶箱箱门朝北安置。 三.指南车信箱 (1.)介绍竺可桢。 (2.)学生自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绘制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记录表、气温曲线图等。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我们测了一天中几个时间点的气温,每一小组能将所测得的数据告诉大家吗? 2.各小组汇报数据。

3.过渡:从数据中我们能获得一些东西,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用一种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看一看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活动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出示一张气温变化曲线图,学生认识其要素。 2.指导学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在最下面一行中填好测得的时间。 (2.)在最上面一行标记好相对应时间测得的温度。 (3.)在相对应的温度计刻度上标记好当时的温度。(在对应位置标小圆点) (4.)用线连接每支温度计上的小圆点。

3.学生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4.评价:哪张图绘制得最好。 三.分析曲线图

1.学生观察气温变化曲线图。

2.讨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 3.交流。

4.了解:一天中14点之前气温逐渐升高,14点之后逐渐降低。 5.比较各组的数据,校园里不同地点的气温一样吗? 四.作业

你能在假日测出家里某个地点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并制成曲线图吗?

第二单元 变化的天气

3.观测风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用简易风向标和其他的简易方法来观测风向。 2.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风力的大小。 3.会制作简易的风向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地看待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好处。 科学知识

1.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

2.知道气象站用风向标与风速计来观测风。 3.知道风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与灾难。 教学准备:

自制简易风向标的材料、风向标、风速计的实物或图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 1.(教师打开电风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2.说说你对风的认识。

3.过渡:今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学习有关风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