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3:0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一、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 1、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 2、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 3、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 4、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二、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三、什么是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夸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期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分析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的变革与发展 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与方法

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类型 2、纵向比较类型 3、综合比较类型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比较法4、分析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指的是所有针对从出生到8岁儿童)

第一节: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幼儿学校的传入与发展 1、美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叫幼儿学校,是罗伯特.欧文的影响下出现的。

(二)、幼儿园的传入与发展 1、1837年福禄贝尔在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 2、1856年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迈耶.舒尔茨在家开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

3、1860年,伊丽莎白.皮博迪开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英语幼儿园,(美国式、民族化的幼儿园和推进幼儿园民族化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她被美国认为是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 (三)、公立幼儿园的创立与发展

1、第一所公立幼儿1873年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斯学校创建的。

2、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提倡(杜威):摆脱幼儿教育中福禄贝尔正统派的形式主义,加强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儿童生活的联系。

3、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具有以下特点:

(1)、主张幼儿教育不能脱离幼儿生活,教育方法应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积累直接的生活经验,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直观教学法,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三、20世界下半叶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开端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2、开端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

3、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4、开端计划的发展与延伸:坚持到底。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学前教育

1、《发展适宜性实践》: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维度。发展适宜性:教育必须要考虑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个体适宜性: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快慢,认识方式,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特征,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2、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 第二节:美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5岁的儿童。

二、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级之前的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 (1)、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2)、营造学习的关爱社区 (3)、保证时间,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实习学习目标 (4)、使儿童的学习有意义 (5)、运用策略以发展儿童的理解、知识、技能。

四、高瞻课程目标: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高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两种资源。

高瞻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工作--回顾”三个环节。 五、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提出的,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塔伏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六、美国的幼儿教师教育

幼儿教师的任用资格: 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1、知识和能力核心标准 2、普通知识标准 3、道德行为标准

二、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能够与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能够观察,记录和评估幼儿,以支持其和家庭的发展;能够适宜地、有效地联系幼儿和家庭;能够运用知识建构有意义的课程;能成为一名专业人员。

三、美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 2、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 3、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 第一节:日本学前教育沿革 1、明治初期的学校教育沿袭幕府末期以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方针。

2、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创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

3、《幼儿园令》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独立的法令,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4、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80年代):制定与修订《保育大纲》以当时在美国盛行的儿童中心主义和自由教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幼儿的本能需要,肯定直接经验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

5、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1)、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幼儿园教育大纲》将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 (2)、制定”天使计划“为了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能使儿童健康成长的、能使父母安心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良好社会环境。

”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及其实策重点包括:

1、提供支援以缓解家长育子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2、支援家庭育子

3、改善育子家庭的住宅以及生活环境

4、减轻育子的经费 第二节:日本学前教育现状 一、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类型 (1)、幼儿园 (2)、保育所 (3)、认定儿童园

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园和保教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资源。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集体活动:行事活动是指日本幼儿园、保育所常年例行的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是取材于社会生活或幼儿园生活重大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 三、日本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 2、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3、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质量 第四章:俄罗斯学前教育的沿革 一、沙俄时代的学前教育:1860年,俄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时期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发展 1、第一次学前教育改革:托儿所和幼儿园一体化

2、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幼儿园教育大纲》的修订

3、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构想》的颁布

三、苏联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 1、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思想

(1)、强调教育本质的阶段属性

(2)、反对“遗传决定论”及“自由教育”

(3)、批判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

2、乌索娃的学前教育思想 (1)、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 (2)、确定了苏联学前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3)、提出学前教育的新方法----指示法

(4)、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

乌索娃的研究开辟了苏联学前教育的新方向,为建立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的思想一直对苏联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苏联学前教育的特点:中央集权的学前教育体制

四、俄罗斯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1992年7月10日颁布《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把学前教育机构推向了市场,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市场经济”的调节。 2、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托儿所(招收0-3岁幼儿)、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招收0-7岁幼儿)、家长管理中心以及社会服务性学前班。

五、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1、体育2、智育3、德育4、劳动教育5、文学6、艺术--审美教育

第三节:俄罗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俄罗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问题

2、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

3、个性一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现实存在困难 二、俄罗斯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

2、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

3、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 4、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

力度

第五章:英国学前教育 一、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英国学前教育的沿革 1、布莱尔政府的学前教育改革政策

(1)、“确保开端”计划 (2)、《基础阶段教育(3-5岁)课程指南》

(3)、2006年教育计划 (4)、《每个儿童都重要》 (5)、《儿童保育十年战略》 (6)、《早期奠基阶段规划》 第二节:英国学前教育现状 一、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1、保育学校和保育班 2、日间托儿所

3、游戏小组:是英国学前教育中的特有现象。游戏小组的建立是为了抚育战后的孤儿和自生子。

第三节:英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英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托幼机构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2、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 3、“照看”和“教育”的分类裂 二、英国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加大学前教育投资,创造入学机会

2、学前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整合化

3、规范和提高托幼机构服务质量

4、促进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家庭的积极合作

5、注重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第六章:其他国家学前教育 第一节:法国学前教育 一、法国学前教育机构 1、母育学校,又称幼儿学校,它是法国学前教育最传统最主要的免费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按年龄分为小班(2-4岁)、中班(4-5岁)和大班(5-6岁),分年龄班进行教育。

二、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林间幼儿园是德国出现的一种

较新的幼儿园类型。

三、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 1、运动教育 2、社会与文化环境 3、交流

4、艺术与创造力 5、音乐教育 6、数学教育 7、自然--环境--科技

德国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是顺应儿童的天性,通过玩的途径,教育儿童。其次教育活动多样,如游戏活动、社会活动、训练活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感官活动、探究活动等。第三,重视爱的教育。德国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儿童感受、体验周围环境,进而爱自然,爱生活。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到爱身边的每个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第四,崇尚自然教育。德国幼儿园教育非常崇尚自然,不仅让儿童接近大自然,与周围环境融合,而且在幼儿园的环境设置上也效法自然,提倡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生长。

第八章:学前教育课程比较 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发展趋势

1、注重“完整儿童”的培养 2、注重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 3、注重儿童主动性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与发展趋势

1、注重课程内容的全面性 2、注重课程内容的本土性 3、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性 三、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比较与发展趋势

1、注重课程实施方法与途径的综合运用

2、注重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

3、注重发挥游戏作为课程实施基本途径的功能

四、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

1、儿童具有内在的潜能 2、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

3、儿童具有吸引力的心理 译名,方案一词还可以译为“设计”“项目”“计划”等。方案教学是一主题为核心向四周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制作主题网络程序,然后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建构 (2)、儿童的探索与合作学习 (3)、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第二节:世界学前教育面临的主4、儿童具有敏感期 5、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五、高瞻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一日活动和成人支持三个方面。

六、方案教学:法案教学也称“项目课程”,方案教学是一个

让儿童对主题网络中的不同题进行探索,研究的教学活动。 七、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没有设置明确的课程内容,也没有划分具体的课程领域,而是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根据具体的情况,生成相应的课程内容,其

第十章: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要问题

本经验及趋势

一、学前教育机构无法满足不第一节: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本经验

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一、政府承担更多责任是学前三、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不足

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