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的通知.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40: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面向先进制造领域中的精密测量、设备监测等测试技术与仪器研发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领军素养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该领域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技术开发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工程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相关知识结合实际需求,分析解决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2、问题分析:具有运用相关知识对先进制造领域中的精密测量、设备监测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能力,并能利用文献资料加以研究分析。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光、机、电的专业知识进行面向先进制造领域中的精密测量、设备监测等测控技术及仪器的设计与开发,并体现创新思想。

4、研究: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研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应用不同研究手段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应用恰当有效的技术、方法和专用工具,解决仪器科学及技术领域工程问题。

6、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合理分析和评价测控技术及仪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对社会的影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按照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研究测控技术及仪器。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引领型人才素养。

10、沟通:能够与专业领域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并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本专业相关技术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中应用上述知识。

12、终身学习: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理论、

前沿技术及国际发展动态。

三、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

相关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学制、学位授予与毕业条件

学制4年,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最低完成课内156学分,及课外实践8学分,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CET-4),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

五、专业分流方案

1、分流时间:第一学年小学期内完成分流。

2、分流方案:统一执行机械工程学院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分流方案。

(1)学生填报专业分流意向。主要在机械类四个专业中进行分流,同时也可跨专业 大类分流;

(2)对于志愿分流到本专业且满足接受基本条件的学生(包括来自其他专业大类的申报学生),按照综合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未被录取者在专业大类内进行调剂; (3)志愿跨专业大类分流,但未被所报专业录取的学生,重新在机械专业大类内进行调剂分流。

六、专业大类基础课程

光学基础:工程光学I、工程光学II

机械基础:机械工程导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基础

电子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七、主要实践环节

1、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内容为金工实习、电工实习。学生通过在工程坊的工程训练,获得机械与电子方面的感性认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

2、专业实习:学生通过专业实习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际情况,实习方式采取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方法。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按照学院规定考核。

3、课程设计:包括了集中实践中的课程设计和课内课程设计,其中集中实践课程设计包括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光电技术课程设计,重点进行查阅资料、文献综述、科技论文写作等技能的基本训练、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与实践,而课内设计将按照课程设置进行。

4、项目设计及综合性实验:以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目标,进行仪器系统设计应用及精密测量综合实验,包括智能仪器设计、虚拟仪器设计、监测诊断系统应用和几何量精密测量模块的设计与实践。

5、毕业设计:为期1年,第7学期开始选题,重点查阅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开展基础设计或实验;第8学期,开展设计或实验,撰写论文,参加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八、选课说明与要求

1、具体说明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

(1)通识教育类核心课程限选6学分,其中至少2学分为经济管理类课程;通识教育类选修课程任选6学分,共计12学分。基础通识类选修课程中,必须选修一门与写作相关课程和一门与工程伦理相关的课程。

(2)英语分级A,B级学生必修4学分,选修4学分;C级学生必修8学分;公共英语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自主学习三部分,学生需全部选择并完成相关教学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选修英语辩论课程,应先修公共演讲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方向分设8门课程,学生选修9学分。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

集中实践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实习、课程设计、项目设计及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军训。

(1)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地点在工程坊,包括金工实习和电工实习。由工程坊组织实施和考核

(2)专业实习:为生产实习,在大三小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不少于3周。原则上以集中实践方式进行。学生实习结束经考核通过取得学分。

(3)课程设计:属于设计类实践性课程,包括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光电技术课程设计,以设计小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交流的能力,考核合格者获得学分。

(4)项目设计及综合性实验:安排在第7学期,以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目标,以团队形式,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项目设计、实验、答辩等环节进行考核,合格者获得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