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4:44: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单选题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
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
效应 D.免费搭车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
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
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 上:
(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
公共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
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
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
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D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来源于剩余产品 1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
)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12.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
)
A.政府拥有政治权力
B.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C.政府是全社会的管理者
D.市场本身存
在缺陷
13.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也有缺陷,导致政府缺陷的根源是:
(
)
A.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B.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支配
C.政治权力的滥用
D.政治权力对财产权力的排斥
14.寻租是指:
(
)
A.由于让渡财产使用权而收取的租金 B.厂商
寻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
C.政府因让渡国有资源使用权而获取收益的行为 D.政府职员靠手中的职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是:
(
)
A.决定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B.指导经济发展方向
C.弥补市场缺陷
D.实现公平分
配
16.财政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活动的主体是:
(
)
A.政府
B.企业
C.国家机关
D.
公共事业单位
17.财政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A.人类
B.社会
C.国家
D.
经济活动
18.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资源配置
B.供求关系 C.公平分配 D.价格
19.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
) A.政府 B.计划
C.市场 D.
宏观调控
20.资源配置在本质上是解决:
( )
A.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 B.劳动力结构问题
C.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 D.
经济效益问题
2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
(
) A.财政收支平衡
B.国际收支平
衡
C.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充分就业 三、多选题
1.市场效率的前提条件是:
(
)
A.自由竞争 B.完备的信息 C.存在外部效
应 D.政府干预
2.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公共产品 D.社会分配不公 E.宏观经济波动
3.下列具有外部正效应的是:
(
)
A.路灯照明
B.煤汽管道泄漏
C.农业
新品种开发形成的粮食增产
D.核裂变原理的发现及原子能的应用
5.公共物品不同于私人物品的特征是,公共物品具有: (
)
A.非竞争性
B.非盈利性
C非排他性 D.强制性 E.无偿性
6.公共需要的特征有:
(
)
A.公共需要是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汇总 B.
公共需要应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C.一个社会成员在享用公共需要时,不排斥他人享
用
D.享用社会公共需要时无须付费
E.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最终来自于剩余
产品
7.寻租行为的表现有:
(
)
A.官员受贿
B.决策失误
C.以权谋私
D.办事效率低 E.权钱交易
8.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应该是: (
)
A.提供公共产品
B.决定社会资源配置 C.弥补市场缺陷
D.决定平均收益水平 E.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9.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
)
A.公共性 B.国有性 C.强制性 D.非直接偿还性 E.阶级性
10.财政的职能有:
(
)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稳定
发展
D.效率最大化
E.增加财政收入
11.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包括:
(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E.完全竞争
四、判断题 1.外部效应是微观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害.
(错 )
2.外部正效应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外部负效应损害社会经济发展.( 错 )
3.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生产但由政府提供.
(对 )
4.无论消费者是否购买,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可为消
费者享有. (对 )
5.混合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不能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错 )
6.私人产品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市场提供的.
( 错 )
7.混合产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的方式. ( 对 )
8.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在任何社会都是相同的.
(错 )
9.政府干预外部效应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财政手段 (对 )
10.公平分配是财政的主要职能.
(
错)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
)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2.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
(
)
A.市场
B.政府
C.企业
D.社会组织
3.对混合物品,较好的提供方式是:
(
)
A.政府生产,政府无偿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回来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C.私人生产,私人有偿提供 D.一部分政府无偿提供,一部分市场有偿提供
4.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
(
)
A.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B.垄断性国有企业 C.大中型国有企业
D.小型国有企业
5.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是指:
(
)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权力分配
D.按对社会的贡献分配
6.实现社会公平(个人或家庭收入公平),主要借助的财
政措施是: (
) A.税收 B.国债
C.财政投资
D.转移
支付制度
7*.一定社会资源在财政部门和民间部门合理配置的最低条件是:
(
)
A.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大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B.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等于该资源用于
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C.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小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D.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平均成本应等于民间部门使用该资源的平均成本
8.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
)
A.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B.实现社会公平分
配
C.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D.提高经济增
长速度
9.衡量财政支出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时,其标准是: (
)
A.社会净效益最大化
B.征税成本最
小化
C.财政投资的具体项目效益最大化 D.政府提供公
共物品的成本最小化
10.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时,其主要适用的对象为:( )
A.政府的经济类投资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文化教育项目
D.公共事业项目
11.“最低费用选择法”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主要适用于:
(
)
A.经济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公共事业项目 D.基础设施项目
12.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量来确定公共劳务收费标准的定价方法是: (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边际成本定价法 C.二部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
)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C.混合物品
D.剩余物品 E.计划物品
2.公共物品可的提供方式可采取哪几种:
(
)
A.政府生产,政府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提供)
C.政府生产,私人提供 D.私人生产,私人提供
E.政府生产,一部分由政府提供(免费使用),一部分由市场提供(交费使用)
3.对国有企业改革,可供选择的合理模式有:
(
)
A.完全采用市场化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对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用国有国营模式
C.对垄断性国有企业,采用国家所有,国家控股模式 D.对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采用公司制模式 E.对小型国有企业,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制等灵活多样的模式
4.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
(
)
A.成本-效益选择法 B.最低费用法 C.公共
定价法
D.量本利分析法 E.成本比价法 5.公共定价法包括:
(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
边际成本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E.投资分配定价法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二、单选题 1.扩大再生产是指:
(
)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2.从社会产品的使用过程看,财政的重置投资是指:
(
)
A.满足社会消费后,剩余部分的社会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B.剩余产品(M)中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C.剩余产品中用于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投资 D.由C转化而来的用于弥补生产资料消耗的简单再生产的投资
3.财政支出发生时,同时伴随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类支出称为: (
)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生产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4.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
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
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
A.不断扩大 B.日渐萎缩
C.基本不变
D.
无规则波动
6.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说明财政支出有增长趋势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
A.瓦格纳 B.皮科克 C.马斯格雷夫
D.拉弗 三、多选题
1.按财政职能 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
) A.经济建设费 B.社会文教费
C.国防费
D.行政管理费
E.其他支出
2.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
(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E.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3.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劳务)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
(
)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
购买支出 E.转移支出
5.从不同角度说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有:
(
)
A.瓦格纳法则 B.皮科克的\替代效应\
C.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D.拉弗曲线 E.相机决择
6.影响财政收支规模变动的因素有:
(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经济体制 C.政治稳定与否
D.人口状况
E.自然地理条件
四、判断题
1.从社会资金的最终使用去向看,C的价值全部用于
补偿性支出,V的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性支出,M的价值全部用于积累性支出.
(错 )
2.购买性支出侧重于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侧重于执行收入分配职能.( 对
)
3.转移性支出使政府资金无偿地转移,参与收入分配,
说明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错) 4.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应逐渐减少其活动范
围,因此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
(错)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律. 错( )
6.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对 )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
。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能够保证国家政治职能得以实现的财政支出是:
(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3.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无偿性的财政支出,属于:
(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
出 D.转移性支出
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
(
)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
投资支出
5.教育需求是:
(
)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6。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投资
B.消费
C.生产
D.流通
7.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的增长倍数被称作:
(
)
A.资本边际收益递增
B.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C.流动性偏好上升 D.乘数作用 8.加速原理是指:
(
)
A.投资变化所引起的收入变化 B.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变化
C.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D.政府投资对
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
9.将基础设施视为\公共物品\其原因在于:
(
)
A.它主要是政府进行投资的 B.社会发展离不了它 C.它为社会发展提供共同条件 D.它需要的投资额
很大
10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呈现:(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不变
D.
与GDP增长相一致
11.财政投融资属于:
(
)
A.商业性投融资 B.风险性投融资 C.政策性投融资
D.财政资金有偿使用 12.财政投融资主要用于:
(
)
A.高科技产业
B.基础产业
C.
农业
D.增加银行资本金 14.从供求关系看,农产品供求的特殊性表现为:
(
)
A价格波动大
B.与工业品存在剪
刀差
C.供给稳定而需求波动大 D.需求稳定但供给波动大
三、多项选择题 3.文教科卫支出属于:
(
)
A.投资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
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E.生产性支出
4.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国家
安全支出
D.国防支出 E.外交支出 5.研究和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是:
(
)
A.投资规模要适度
B.投资时机要适当
C.投资结构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