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0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章 国债和国债管理
二.单选题 1.国债最早产生于:
(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
A.国债期限长而私债期限短
B.国债用于规模大的项目而私债用于规模小的项目 C.私债有明确的财产为担保,而国债无财产担保 D.国债是政府发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私债以盈利为目的
3.新中国最早发行的国债是:
(
)
A.国库券 B.经济建设公债 C.折实公债
D.
特种国债
4.弥补财政赤字的最好方式是:
(
) A.增加税收
B.发行国债
C.动用财政结
余 D.压缩财政支出
5.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称作: (
)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清偿能力 D.国债限额比 6.国债依存度反映的是:
( )
A.国债的负担能力
B.国债的偿还能力
C.新增国债的限度
D.国债余额状态
7.国债发行作为国债运行的起点,其核心问题是: (
)
A.发行时间的选择
B.应债主体的选择
C.发行方式的选择
D.发行规模的选择
8.在国债发行方式中,主要适用于中短期国债的发行
方式是: ( )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 C.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推销方式
9.偿还国债本金时,分期逐步偿还法的优点在于:
(
)
A.偿还成本低
B.操作简单
C.体现国家政
策
D.分散还本压力
10对国债认购者较为有利的付息方式是:
(
)
A.到期一次支付利息 B.期限一半时支付一次,到期全部付清
C.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D.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11对财政最有利的国债发行价格是:
(
)
A.溢价 B.折价
C.平价
D.市场交易的即期
价格
12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影响国债利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利率 B.银行利率
C.汇率
D.法定存款准
备率
13.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为基础来制定:
(
)
A.市场利率 B.银行利率 C.汇率
D.政府的信誉
水平
14.与其他金融资产利率相比,国债利率应该:
(
)
A.等于市场利率
B.高于银行存
款利率和其他证券利率
C.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低于股票收益率 D.低于银行存款利率高于公司债利率
15.国债持有人卖出国债时,与买方协议将来重新买回该笔国债,被称作:
(
)
A.国债发行 B.国债流通 C.国债期货
D.国债
回购
三.多选题 1.国债属于:
(
)
A.财政范畴 B.税收范畴 C.信用范畴
D.财务范畴 E.流通范畴
2.国债规模包括:
(
)
A.历年累积的国债总额
B.历年已清偿
的债务总额
C当年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D.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E.按计划准备发行的国债总额 3.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主要有:
(
)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
发行率
D.还本付息率
(
)
E.国债换手率
C.可转
价发行对财政最有利. ( )
4.按国债的流动性不同,国债可分为: A.自由国债 让国债
9.国债一级市场反映的是政府与承销机构之间的国债交易;而二级市场反映的是政府与最终认购者之间的国债交易.(×
)
)
B.强制国债 E.无息国债
10发行国债使部分资金的使用权暂时转移到国家手中,一般还会带来通货膨胀.(
一.填空题
B.公募拍卖方式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
D.不可转让国债
(
)
5.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1.按形式划分,国家预算可分为 预算和
C.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推销方式
E.综合方式 6.国债的偿还方式有:
(
)
A.分期逐步偿还 B.抽签偿还
C.
到期一次偿还
D.市场购销偿还
E.以新换旧偿还
7.制定国债利率时,要考虑的几个基本因素为:
(
)
A国债利率通常不能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B.政府信誉程度越高则国债利率也越高 C社会闲置资金减少则国债利率应该降低 D.国债期限越长则国债利率应越高
E.国债利率要与市场利率大体相当,不能偏离过大.
8.偿还国债的资金来源渠道有:
(
)
A.政府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
B.开设专门用于还债的税收
C.采用专项行政性收费用于偿债 D.举借新债
E.在预算中专门列出偿债支出项目 四.判断题
3.比较可靠的偿还国债的资金,来自于国家预算专门建立的偿债基金.
( )
4.国债的使用主要是大型,长期项目,因此国债的期限结构应以中长期国债为主. ( ) 5.国债利息分次偿还适用于短期国债;利息到期一次偿还适用于长期国债.
(
) 6.政府利用国债调节宏观经济波动时,主要手段是通过国债利率的升降进行. ( ) 7.当国债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采用折价发行.
(
)
8.溢价发行使政府取得的国债收入比面值高,因此溢
预算
2.按内容划分.国家预算可分为 预算和 预算.
3.国家预算体系的设立原则是,一级政府,一
级 .
4.我国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是由 和 组成的.
二单选题
1.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
单式预算
2.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限为:
(
)
A.元月1日-12月31日
B.4月1日-次年3月31日
C.7月1日-次年6月30日
D.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3.不考虑以前财政收支状况,而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来制定的财政收支计划称作:( )
A.行动预算 B.效绩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4.我国国家预算级次最低设在:
(
)
A.州政府
B.县,市政府
C.乡,镇政府
D.村政府 5.动用预备费的决定权由下列哪种机构行使: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
各级政府 D各级财政部门
6.财政预算收支经由国库办理,我国预算法规定,基层国库可以设在:( ) A.市级
B.县级
C.乡级
D.村级 7.国家预算的审批权由哪一机构行使:
(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各级政府 D.财政部
8.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是:
(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各级
政府 D.财政部
三.多选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
2.编制国家预算的原则有:
(
) A.公开性 B.可靠性
C.计划性
D.
统一性 E.年度性
3.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组成级次具体包括: (
)
A.中央预算 B.省(自治区)预算
C.市(县)级预
算 D.乡级预算 E.村级预算
4.目前,已不属于预算外资金的项目有:
(
)
A.国有企业提取的专用基金 B.地方政府收
取的税收附加
C.事业单位取得的经营性收入
D.国家统一规
定收取的专项建设基金
E.乡政府统筹收取的资金 四.判断题
1.国家预算作为财政收支计划,与其他国民经济计划一样,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
2.复式预算是指,将国家预算划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 )
3.我国预算的组成分为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市县级预算、乡级预算和村级预算五级。( ×)
4.根据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可列必要的赤字,地方预算坚持收支平衡,不列赤字.(× )
5.各级预算都必须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后,才能生效,执行.
(
√)
第十二章 预算管理体制
二.单选题
1.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
)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
有经济的关系
2.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
(
)
A.中央地方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
的利润划分
C.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划分
D.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划分
3.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
)
A.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划分上 B.地方是否构
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C.地方是否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划分
4.我国现行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
)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
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三.多选题
1.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实行过的预算管理体制有: (
)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E.分权制
2.分级包干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
)
A.加剧地方投资,导致经济过热 B.加重重复建设
C.加剧中央干预
D.加重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
E.扩大地区间贫富分化
3.我国分税制中的共享税是:
(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资源税
D.关税 E.证券交易税
4.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是:
(
)
A.经济发展存在阶段性
B.宏观
经济存在波动性
C.公共需要的受益范围有层次性 D.国家计划的
缺陷性
E.国家政权有级次性 四判断题
1.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分配关系的制度.( √)
2.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
的收支划分.
(× )
3.预算体制中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国家与企业的收支范围划分.( ×
)
4.集权型财政体制要求中央政府占较多比例的财政收入,而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占有大部分财政收入. (
)
第十三章 财政平衡
二.单项选择
1.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字
D.
赤字政策
2.衡量财政收支平衡的正确方法是:
(
)
A.(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B.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C.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D.(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 3.所谓\硬赤字\是指:
(
)
A.通过发行国债弥补的赤字
B.通过
向国外借款弥补的赤字
C.通过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弥补的赤字 D.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弥补的赤字
4.社会经济总体平衡的目标是:
(
)
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货币收支平衡 C.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5.从理论上讲,下列哪些情况下,财政赤字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A.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B.出口>进口
C.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D.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且出口=进口
6.增加流通中货币量的中介与中枢是:
(
)
A.财政
B.银行
C.企业
D.行政事业单位
三.多项选择
1.财政赤字可能对经济带来的影响表现为:
(
)
A.扩张需求 B.促进经济增长 C.形成通货膨胀
D.
增加收入 E.形成收入再分配
2.从理论上讲,下列哪些情况下,财政赤字不会引起总需求扩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
A.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B.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C.出口>进口
D.出口<进口
E.私人储蓄=私人
投资,且出口=进口
3.从财政与银行的关系看,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存在于:(
)
A.财政扩大支出,企业与个人减少支出 B.财政
扩大支出,银行减少贷款√
C.财政扩大支出,银行扩大贷款 D.财政扩大支
出,私人扩大投资和消费
E.财政扩大支出,私人增加储蓄 四.判断题
1.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完全等于财政支出. (× ) 2.形成虚假性财政收入的根源的统计数字弄虚作假.
( ) 3.硬赤字是经常收入(不含债务收入)不抵经常支出(不含债务支出). (
× )
4.供给形成收入,支出形成需求.
( )
5.财政赤字增加,不一定会增加总需求引起通货膨胀.
( √) 6.财政收支平衡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总供求平衡的手段.
( √) 7.总需求不足意味着经济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 ) 8.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主要取决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
)
9.利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最可靠的途径.
(√ )
10.企业和个人购买国债,不仅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还会改变货币供给结构.( ×
)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二.单项选择
1.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 )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2.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 )
A.政府
B.财政部
C.企业及行政机关 D.财政工具
3.公债的排挤效应是指:
(
)
A.发行公债使认购者实际收入减少 B.发行公债使银行存款减少
C.发行公债使货币流通量减少
D.发行公债使
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减少
4.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称作: ( )
A.排挤效应 B.货币效应
C.收入效应
D.支出
效应
5.公共支出与财政投资同属于财政支出,二者的区别在于: (
)
A.公共支出是无偿的,而财政投资是有偿的
B.公共支出既包括购买支出也包括转移支出,而财政投资完全是购买支出
C.公共支出是政府消费支出,而财政投资是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
D.公共支出对经济不起扩张作用,而财政投资对经济起扩张作用
6.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现方式是:
(
)
A.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C.减少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D.减少税收并
增加财政支出
7.紧缩性财政政策适用的经济条件是:
(
)
A.总供给>总需求
B.总供给<总需求
C.经济增长减缓 D失业增多
8.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
A.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利率 9.当国民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并且物价上涨较快时,应选择的财政政策是:( )
A.扩张政策 B.紧缩政策 C.中性政策
D.轻税
政策
10财政政策乘数说明:
(
)
A增加财政支出对总需求产生倍数扩张效应 B.增加税收对需求成倍缩减
C.财政收支相等也会产生扩张效应 D.
以上都对
三.多顶选择
1.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
(
)
A.物价相对稳定 B.收入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增加就业 E.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2.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
(
) A.税收 B.公债
C.投资
D.补贴 E.公开市场业务
3.公债的调节作用体现在:
(
)
A.排挤效应 B.替代效应 C.货币效应
D.收入效应 E.支出效应
4.公共支出的主要内容有:
(
)
A.行政国防支出 B.文化科教支出 C.社会公益事业支出 D.财政投资支出 E.社会保障支出
5.从财政政策乘数原理分析可以得出的政策指导意义有: (
)
A.增加财政支出对总需求有成倍扩张 B.增加税收使需求成倍缩减
C.减少税收使需求成倍扩张
D.
平衡的财政政策不具有扩张效应
E.增税的同时也增加等额的支出,同样有扩张效应 四.判断题
1.中性财政政策是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
( ×)
2.扩张性财政政策适用于通货膨胀时期.
(×)
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增大供给.
(×
)
4.相机决择的财政政策相对于自动稳定政策所起的调控作用更大.( √ )
5.汲水政策作用范围小而补偿政策作用范围大.
(√ )
6.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是调节总需求,间接调节总供
给. ( √) 7.中性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
√)
8.公共支出(经常项目支出)不产生扩张效应,而财政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