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2:00: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课 型 授课方式 课 题 教学目的 教案序号 必修课 理论课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概述 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认识计算机的分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

计算机发展的历程和计算机的分代 微型计算机划分的标志 讲授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和千家万户,可以说,现在的社会,不懂计算机就是新时代的文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能熟练使用和操作计算机。这学期我们先来学习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即计算机的组成、基本操作和OFFICE软件的使用,要求学完后,大家能通过全国高校计算机联考一级考试,不通过考试者没有期考成绩,直至通过考试为止。

介绍教学要求、考试要求以及全国高校计算机联考一级考试内容和考试大纲。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计算与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一般中文文献中使用“计算机”作为正式名称,但更为形象的一个词是“电脑”。

(二)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计算机实质上是对数字化信息进行处理的机器。

电子计算机中通过电子线路的电位高低来表示数字。电子线路中的电位规定只有两种状态——高电位和低电位,因此数据表示形式是二进制的。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计算机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是二进制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 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

? 计算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 程序存储:将计算步骤存放到存储器中,计算机不需要人的干预,会自动执行所存入的程序。

? 概括为:存储程序,逐条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1、按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方式分

分为: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及数字模拟混合电子计算机。 2、按计算机用途分

分为:专用计算机与通用计算机 3、按计算机规模与性能分

巨型机:银河、曙光、神火、联想深腾6800、曙光4000A 大型机:IBM4831 中型机

小型机:IBM AS400

微型机: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第二次飞跃 (五)计算机发展简况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重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大约使用了18000个晶体管

运算速度:5000次加减法速度/秒,存储容量:20个10位的十进制数 编程:对大约6000个多位开关进行机械定位,并用转插线把选定的各个控制部分互连起来以构成程序序列

ENIAC计算机

(六)计算机的分代

? 第一代(1945年至1958年)

电子管,几千次/秒,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

? 代;

? ? ?

形成了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 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首创使用阴极射线管CRT作为计算机的字符显示器。

确立了模拟量可变换成数字量进行计算,开创了数字化技术的新时

? 第二代(1958年至1964年)

晶体管,几十万次/秒,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方面。

? ?

开创了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 高级语言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