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0:4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1、 回顾每学期开班的讲座,尽可能准确列出讲座主题(题目),并根据自身需求提出本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并谈一谈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 讲座主题(题目)

李猛 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 杨仕健 理性精神与科学思维 张艳涛 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贺威 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 宋建丽 生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 詹达 中西科技制度比较与科技人才培养

章军 理性对待转基因

马永慧 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陈玲 李约瑟问题专题研究 蒋昭阳 工具理性的人文反思 乐爱国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 陈墀成 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问题研究

梁丹 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

邱仲潘 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研究 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

张艳涛 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主要观点:

1) 为什么要关注现代性?现代性指我们现今所处的生活状态,其基本的制度结构,经济生产模式、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等。关心现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与周遭未来的一切。

2) “六神无主”的当下: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其结果是:经济发达,但内心空虚。

3) “我饿”-“我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已走在从”生存性需求满足“向”发展性需求满足“的途中。较” 生存性需求满足”而言,”发展性需求满足“是一种更为多样的需求。

4) 物化时代应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物化生存,需要防止精神懈怠。

5) “欲求“取代”需求“。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从不可缺的”绝对需求“,另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能使我们超过他人,感到优越自尊的”欲求“。

6) 消费社会来临。资本逻辑指导下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西方现代的基本特征。

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 1) 课程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问

题,建议引入新媒体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开通课程微信公众号,将一些相关的课程教案、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等信息在公众号上发布、交流,扩宽学生的视野。开通留言功能,增强互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不但使大量阅读变得可能,还使枯燥的阅读过程变得活泼起来。

2) 课程应加强师生交流,建议每堂课设置10分钟左右的自由提问、师生交流环节,思辩则明,更好的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课程互动效果。

2、以本专业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进展为例,说明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

动关系(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建设科技创新提高建筑品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继而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对建设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研究进展:

1994年3月25日《中国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布,首次提出“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与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

201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全球新一轮建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研究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和通用化、标准化、模数化部品部件。研究装配式装修集成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建造和检测评价技术及标准体系,开发耐久性好、本质安全、轻质高强的绿色建材,促进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

系:

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可分离性,亦即技术与社会二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在大力发展技术时,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双向整合调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以发展绿色建筑为重点,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质量品质,提升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要解决我国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必须从社会的改革入手,针对制约技术发展的不利社会因素进行变革,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从根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