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演讲词13最后一次讲演》赛课教学设计_0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34: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3 最后一次讲演 课题 最后一次讲演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分配 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2.体会口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1.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感知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有删节。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闻一多先生一人。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写作背景 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演讲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污蔑(wū miè) 屠杀(tú) 捶击(chuí) 卑鄙(bǐ) .....读准字音 蛮横(mán hèng) 赋予(fù yǔ) 卑劣(bēi liè) 毁灭(huǐ) .......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 ....悲愤:捶击:诬蔑:理解词语 蛮横: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 “他,做了再说;他,做了不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毛泽东同志评价他:“拍案而起,面对国名党反动派的手枪,他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新 课 导 入 服。” 师:他是谁呢?我们在七年级学过谁的文章中介绍过他? 生:闻一多 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生:介绍闻一多先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观看闻一多先生讲演电影片段2、介绍讲演词,了解作者背景。 3、听朗诵,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新 课 展 开 4.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暗 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造谣污蔑 最卑劣 最无耻 2.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对比反衬) 无耻 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挚。 光荣 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感染民众的作用。 3. 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的? 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慌、害怕 4.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小组讨论)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第二,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5. 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决心?(学生激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 【深入探究】 1. 文中第5段写到“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杀害李公仆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2.“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在世的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但在我们心里却是永远的存在,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