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6:53: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4.1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总体情况
道德情感各维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责任感>同情心>羞耻感>自尊心。中华名族的伟大传统赋予责任感是大学生的使命之一,因此大学生在这方面得分较高,践行了责任意识。紧接着是大学生对外界人和事物的同情心较强,羞耻感和自尊心相对在中学阶段较强,在大学阶段得分相对于责任较低。
5.4.2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人口学差异
本研究中女生的道德情感相对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女生相对于男生情感丰富,感性成分较多;男生更偏向于理性思维。
道德情感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得分情况为大三>大一>大二>大四,大三较大一、大二更加成熟,在大学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日渐丰富,因此道德情感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大四面临着工作选择及人生方向,迫于各种压力,相对情感有所下降。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道德情感分数差异并不显著,但非独生子女的道德情感相对高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由于从小较为独孤,和外界交流较少,所以道德情感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
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在道德情感得分上也差异不显著,但城镇的道德情感相对低于农村的大学生。由于现今城市各自为生,相互沟通交流较少,甚至严重出现了冷漠现象;而相对于农村,人们彼此接触,增强了情感交流,因此从小培养的情感内容对其道德情感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5.5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结果分析
5.5.1 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
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同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由此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得到的外界支持相对较多,但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社会经验,对于外界的支持不知道怎么来充分利用,主观感受有所下降,利用度也比较低。
5.5.2 社会支持的人口学差异
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主要由于现代的社会倡导男女平等,相对给予女性的支持也较大,女生感受到的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也较高。
年级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不显著,按照年龄来说,年龄越大,人脉资源越广,得到的支持会越多。但本文的结论是大二>大一>大三>大四,刚入大学得到老师
和同学的帮助支持较多,大二时到达最高,随着自身阅历及经验的增加,大三、大四逐步下降。
文科生得到的社会支持高于理科生,文科生擅长沟通交流,和外界接触较多,积累了大量的各方面资源,相对得到的支持较多。
独生子女得到的社会支持低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彼此之间和外界联系较多,也容易做出助人行为;相对而言独生子女比较孤单,得到的支持较少。
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得分上差异不显著,但城镇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高于农村的大学生。城镇大学生本身具有区域优势,人脉相对较丰富,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因此城镇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高于农村学生。和之前的研究城镇里人们相互比较冷漠不太一致。
5.6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5.6.1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道德判断能力与依从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匿名倾向、情绪倾向及亲社会行为倾向总分存在非常显著负相关。从而说明道德判断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较为密切。主动性人格与其亲社会行为总分及各维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主动性人格的程度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关系密切。整体来看,随着主动性人格的提高,亲社会行为倾向也越高。在助人情境下,主动性人格高的学生,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主动型人格较低的学生会迟疑,动作反应缓慢,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主动性人格的变化不会改变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但是在大学生群里中主动性人格高的人,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的分维度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主动性人格的变化不会改变道德判断能力对公开倾向、匿名倾向、利他倾向、依从倾向、情绪倾向、紧急倾向的影响程度。但是主动性人格高的人,在该方面的得分较高。
5.6.2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情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道德情感的程度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总分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从而说明道德
情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较为密切。主动性人格与其亲社会行为总分及各维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主动性人格的程度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关系密切。整体来看,随着主动性人格的提高,亲社会行为倾向也越高。在助人情境下,主动性人格高的学生,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主动性人格较低的学生会迟疑,动作反应缓慢,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情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由此表明,主动性人格的变化会给增强道德情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带来变化。由调节效应分析可知,主动性人格的得分越高,亲社会行为倾向随着道德情感得分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就越明显。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情感对利他倾向和情绪倾向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这说明,主动性人格的变化会增强道德情感对利他倾向和情绪倾向的影响程度。由调节效应分析可知,主动性人格的得分越高,利他倾向和情绪倾向随着道德情感得分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就越明显。
5.6.3 主动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社会支持总分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总分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从而说明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较为密切,但社会支持本身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主动性人格与其亲社会行为总分及各维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主动性人格的程度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关系密切。整体来看,随着主动性人格的提高,亲社会行为倾向也越高。在助人情境下,主动性人格高的学生,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主动型人格较低的学生会迟疑,动作反应缓慢,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
主动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表明主动性人格的变化会增强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由调节效应分析可知,主动性人格的得分越高,亲社会行为倾向随着社会支持得分的变化趋势就越明显。
主动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对利他倾向和紧急倾向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这说明,主动性人格的变化会增强社会支持对利他倾向和紧急倾向的影响程度。由调节效应分析可知,主动性人格的得分越高,利他倾向和紧急倾向随着社会支持得分的变化趋势就越明显。
6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6.1 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尽管在选题、设计、实施、分析等环节尽可能做到科学严谨规范,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是被试选取方面。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取样范围较为偏窄,样本仅局限于了大学生,再加上样本数量的问题,研究结果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其次,是研究变量方面。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和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还未确定。本研究从现实出发,选取主动性人格作为彼此关系的调节变量来进行研究,选取调节变量比较单一。
6.2 本研究的建议
第一,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水平,外界大力给予各种支持。本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还处于中等水平,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首先,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可以改变道德态度。另外,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供给学生更多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和实验机会,通过不同观点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自我反省。增加角色承担的机会可以使道德发展的更好,让他们处在一种助人的环境中,可以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出现,模拟情景,其道德水平也可以得到锻炼与提升。从认知和实践两方面共同推进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及社会要提供更多的条件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同时和自身相关的外界因素要多多关注,加强外界对自身的支持,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成长,共同促进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要培养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如今独生子女较多,自身经历的事情较少,承担的任务较轻,所以加强责任教育与铸造主动性的人格。学生自己要增强自身的积极人格特质,不断发扬优点。
第三,要提高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会适当辅助提高其他变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要积极探索不同场景下,大学生做出行为的背后的理论原因。尽可能找出提高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7 结 论
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的现实状况,分析检验了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和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中的调节作用,主要得到以下的结论:
(1)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女生的主动性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主动性弱于非独生子女。
(2)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除公开倾向维度外都处于较高水平,性别和年级在亲社会行为上的交互作用显著,大一女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要高于男生。
(3)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专业和年级在道德判断能力上的交互作用显著,大一和大三理科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强于文科生,大二理科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相对弱于文科生。
(4)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处于较高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专业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到社会支持高于理科生。
(6)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及分维度的影响中调节作用不显著。
(7)主动性人格在道德情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在道德情感对利他倾向和情绪倾向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
(8)主动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在社会支持对利他倾向和紧急倾向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