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基础函数用法总结解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21: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Size 函数用法

例如:1,2,3;4,5,6]是一个2*3的矩阵,则:

d = size(X); %返回矩阵的行数和列数,保存在d中

[m,n] = size(X)%返回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分别保存在m和n中

m = size(X,dim);%返回矩阵的行数或列数,dim=1返回行数,dim=2返回列数

2、Corrcoef 函数用法 corrcoef(x,y)表示序列x和序列y的相关系数,得到的结果是一个2*2矩阵,其中对角线上的元素分别表示x和y的自相关,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分别表示x与y的相关系数和y与x的相关系数,两个是相等的 3、sort函数用法

sort(X) 功能:返回对向量X中的元素按列升序排列的新向量。

[Y, I] = sort(A, dim, mode) 功能:对矩阵A的各列或各行重新排序,I记录Y中的元素在排序前A中位置,其中dim指明读A的列还是行进行排序。若dim=1,则按列排序;若dim=2,则按行排序。mode为排序的方式,取值'ascend'为升序,'descend'为降序 4、Legend 函数用法

legend(string1,string2,string3,┈)

分别将字符串1、字符串2、字符串3……标注到图中,每个字符串对应的图标为画图时的图标。 例如:

plot(x,sin(x),?.b?,x,cos(x),?+r?) legend(?sin?,?cos?) //这样就可以把”.”标识为”sin”,把”+”标识为“cos” 5、find 函数用法

找到非零元素的索引和值

语法:

1. ind = find(X)

2. ind = find(X, k)

3. ind = find(X, k, 'first')

4. ind = find(X, k, 'last')

5. [row,col] = find(X, ...)

6. [row,col,v] = find(X, ...)

说明:

1. ind = find(X)

找出矩阵X中的所有非零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的线性索引值(linear indices:按列)返回到向量ind中。

如果X是一个行向量,则ind是一个行向量;否则,ind是一个列向量。

如果X不含非零元素或是一个空矩阵,则ind是一个空矩阵。

2. ind = find(X, k) 或 3. ind = find(X, k, 'first')

返回第一个非零元素k的索引值。

k必须是一个正数,但是它可以是任何数字数值类型。

4. ind = find(X, k, 'last')

返回最后一个非零元素k的索引值。

5. [row,col] = find(X, ...)

返回矩阵X中非零元素的行和列的索引值。

这个语法对于处理稀疏矩阵尤其有用。

如果X是一个N(N>2)维矩阵,col包括列的线性索引。

例如,一个5*7*3的矩阵X,有一个非零元素X(4,2,3),find函数将返回row=4和col=16。也就是说,(第1页有7列)+(第2页有7列)+(第3页有2列)=16。

6. [row,col,v] = find(X, ...)

返回X中非零元素的一个列或行向量v,同时返回行和列的索引值。

如果X是一个逻辑表示,则v是一个逻辑矩阵。

输出向量v包含通过评估X表示得到的逻辑矩阵的非零元素。 例1

X = [1 0 4 -3 0 0 0 8 6];

indices = find(X)

返回X中非零元素的线性索引值。

indices =

1 3 4 8 9 例2

你可以用一个逻辑表达方式定义X。例如

find(X > 2)

返回X中大于2的元素的相对应的线性索引值。

ans =

3 8 9 例4

下列表示

[r,c,v] = find(X>2)

返回包含X中非零元素的行索引值的向量 r = 1 2

包含X中非零元素的列索引值的向量 c = 1 3

包含N=(X>2)非零元素的逻辑矩阵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