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15:56: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 5 章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思考、练习与实训
一、简答 略。
二、案例分析
1.甲公司是设在沿海经济特区,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15%。甲公司一部 分产品生产是由其设在内陆的乙公司完成,乙公司适用 25%的税率。甲公司每年从乙公司 购进产品 80 万件对外销售,进价每件 5.5 元,售价每件 8 元。若该产品生产成本每件 3.5 元,不考虑其他费用因素,则:
甲公司年利润额=(8-5.5)×80=200(万元) 甲公司应纳所得税=200×15%=30(万元) 乙公司年利润额=(5.5-3.5)×80=160(万元) 乙公司应纳所得税=160×25%=40(万元) 甲、乙两公司共纳所得税=30+40=70(万元)
要求:假定乙企业的成本利润率不低于 15%即为合理,对甲、乙两公司的企业所得税 进行税收筹划。
【解析】乙公司合理的售价=3.5×(1+15%)=4.025(万元) 乙公司年利润额=(4.025-3.5)×80=42(万元) 乙公司应纳所得税=42×25%=10.5(万元) 甲公司年利润额=(8-4.025)×80=318(万元) 甲公司应纳所得税=318×15%=47.7(万元)
甲、乙两公司共纳所得税=10.5+47.7=58.2(万元) 筹划后可少纳企业所得税 11.8 万元(70-58.2)。
2.甲公司急需一项生产技术,其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力量,现了解到某高校正准备 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现有两种方案可供甲公司进行选择:一是待该技术研发成功后以 200 万元购入;另一方案是委托其开发技术,双方签订委托开发合同,在技术开发成功后 支付开发费 200 万元给该高校,甲公司即如约获得该技术所有权。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呢?
【解析】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案,按我国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技术 必须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在该法律保护期限或合同约定使用期限内平均分期扣除。如果甲 公司将购入技术分十年扣除,则每年税前扣除金额为 20 万元。
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案,甲公司则可将其支付的 200 万元作为技术开发费。按税法规定, “三新”经费可以实行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50%进行摊销。 如果这 200 万元构成这种技术的开发成本,则甲公司可以另外获得 100 万元抵减应税所得 的指标。
3.长江企业集团下属甲、乙两个全资子公司。甲企业今年产销两旺,预计实现销售收 入 78 350 万元,比上年增长 43%,利润 8 520 万元,比上年增长 51%;而乙企业今年却 遇到了非常情况,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13 050 万元,比上年下降 27%,发生亏损 340 万元。 该企业集团的甲乙两企业的所得税适用税率都是 25%,两个企业之间产品生产工艺大致相
同,两个企业之间没有购销关系。要求:有哪些税收筹划方法可以达到企业集团整体降低 税收负担的目的?如果采用内部租赁的方法,请设计一个税收筹划方案。 【解析】(1)可采取甲、乙两公司合并的方法,使双方盈亏互补,可弥补亏损 340 万 元,少纳企业所得税 85 万元(340×25%);也可以采用内部租赁的方法,合理的规定租赁 价格,以减少集团公司总体的所得额,减少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2)采用内部租赁的方法,可将乙公司的生产设备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给甲公司,在 签定租赁协议时适当抬高租赁价格但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被税务机关纳税调整, 使本企业无亏损,以减少集团公司应税所得,从而当年少纳企业所得税 85 万元 (340×25%)。 4.北京新华实业公司为了增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准备提高工人工资水 平,增强内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在如何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即采取何种方式 提高工人工资水平上,领导者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采取直接增加工 资的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直接增加工资的方式不可取,因为个人工资水平的提高,个 人所得税中缴纳额也就相应增大,所以,现金增加的方式不一定有利于工人生活消费水平 的有效提高,他们认为可以采取实物分配的方式,如给工资达到一定基数的职工购买小汽 车,这样对个人、企业双方都有好处,是一个“双赢”的方式。那么,北京新华实业公司 究竟该应选择哪种方式呢? 【解析】两种情况下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超过一 定的数额是要纳税的;另根据国税发【1995】115 号的规定,个人取得实物所得应在取得 实物的当月,按照有关凭证上注明的价格或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价格并入其工资、薪金所 得征税。因此,企业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雇员购买住房、汽车等个人消费品也应缴纳个人所 得税。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双赢”的办法,还需要做详细的计算和比较。但一般 来说,既能增加员工福利,企业又能作税前扣除的办法是不发放各种补贴,而是提供福利, 比如企业为职工提供住所、提供假期旅游机会、提供福利设施、提供教育培训机会等,购 买小汽车的所有权为单位,但是为职工无偿使用,或者当住房、汽车达到一定的使用期限 后,单位定期收回,然后通过更换新房、新车或采用其他变通的方式,来实现少纳税。 由此可见,为员工提供各种福利,而不是给员工发放补贴和实物既能增加员工福利, 减少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强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可增加企业所得税税 前扣除,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5.丙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 36 万元,预计净残值为 1.8 万元元,使用年限为 5 年。5 年 内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如表 5-3 所示。 5-3 表丙企业未扣除折旧利润与产量表 年 限 未扣除折旧利润(元) 产量(件) 第一年 200 000 2 000 第二年 180 000 1 800 第三年 240 O00 2 400 第四年 160 O00 1 600 第五年 152 000 1 700 合计 932 000 9 5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纳税人在各种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年折旧额,分析企业 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得税的情况。 【解析】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为: (1)采用直线法,年折旧额=(36-1.8)÷5=6.84(万元)。 (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折旧额计算如表 5-10 所示。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表5-10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各年折旧额 单位:万元 折旧基数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年折旧额 36 21.6 12.96 5.976 40% 40% 40% 14.4 8.64 5.184 2.988 14.4 23.04 28.224 31.212 账面净值 21.6 12.96 7.776 4.788 1.8
表
5-
12 直线法
第五年 5.976 2.988 34.2 时间 未扣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3)采用年数总和法,各年折旧额计算如表5-11所示。 表5-11 年数总和法下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 11.4 9.12 6.84 4.56 税前 利润 5.6 9.36 18.816 13.012 12.212 59
单位:万元 累计年折旧额 11.4 20.52 27.36 31.92 34.2 企业所 得税 1.4 2.34 4.704 3.253 3.053 14.75
年折 旧额 11.4 9.12 6.84 4.56 2.28 34.2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折旧基数 34.2 34.2 34.2 34.2 年折旧率 5/15 4/15 3/15 2/15 企业所 得税
账面净值 24.6 15.48 8.64 4.08 1.8 税前 利润 8.6 8.88 17.16 11.44 12.92 59
2.15 2.22 4.29 2.86 3.23 14.75
34.2 1/15 2.28 折旧 年折 税前 企业所 。 年折 三种不同折旧方法税负比较见表5-12利润 旧额 利润 得税 旧额
20 18 24 16 15.2 93.20
6.84 6.84 6.84 6.84 6.84 34.2
13.16 11.16 17.16 9.16 8.36 59
3.29 2.79 4.29 2.29 2.09 14.75
14.4 8.64 5.184 2.988 2.988 34.2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合计
纳税分析: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在折旧期间折旧费用均匀地
在企业收益中扣除,对利润的影响也是均衡的,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同样比较均衡。采用双 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在折旧期间折旧费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年减少, 对企业收益的抵减也是逐年递减的,企业所得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上升。在双倍余额
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之间比较,年数总和法折旧额递减的幅度比双倍余额递
减法的递减幅度要小,不同年度之间企业所得税税额的差异相对要
小一些。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为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尽量
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加速折旧法
之间,尽量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
6.丁企业是一家拥有 500 多名职工、3000 多万元资产的国有工业企业。2008 年 1 月 8 日,企业开始对办公楼进行维修,在 3 月 31 日以前全部完工,支付全部维修费用为 120 万 元。该企业向税务机关咨询,这笔维修费用能否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税务人员到该 企业实地了解情况。翻开该企业的固定资产台账,发现该办公楼原始价值为 380 万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