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5:57: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主守仁的知行合一 D.佛教徒的禁欲主义

27.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 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28.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

A.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 B.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C.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 D.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29.全国抗战之初,李宗仁发表《焦土抗战论》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做一殊死之抗战。”他的这一主张后来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李宗仁的主张充分表达了民族抗战的决心 B.“焦土抗战”是当时中国抗战的最佳途径 C.批评者在政治立场上与李宗仁严重对立 D.批评者基本上应该被判定为汉奸卖国贼

30.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 D.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31.“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材料中的“外科手术的方法”是指

A.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 B.临时政府反击德国侵略者 C.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人民起来推翻沙皇政权

32.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这种理论是

A.进化论 B.经典力学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33.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指出: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已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反映了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建立 B.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C.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4.某一市场人潮川流不息好不热闹。市场中货品分区买卖应有尽有,如玉米、马铃薯、金银饰品、羽毛、棉衣、绣花斗蓬、巧克力,甚至黑奴。这个市场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六世纪的拜占庭 B.公元九世纪的巴格达 C.公元十三世纪的马六甲 D.公元十六世纪的墨西哥

35.张学锋在《六朝建康城研究中的史料学问题》一书中指出:“无视各种文献的传承关系,不仔细分析各种文献(尤其是后出文献)的致误原因,即不重视史料批判,按需所取,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会违背事实……推而广之,所有的历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据此张学锋强调的主旨是 A.历史研究应重视分析各种文献的史料价值 B.史料批判的关键环节是剖析后出文献 C.史料批判即是掌握各种文献间的传承关系 D.主观臆断是获取史料价值的致命弱点

第II卷

36.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海南省正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海南提供了又一次发展机遇。

(1)指出海南省农业发展具有全国大部分地方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并分析原因。(8分)

(2)据图说明利用海南省的海洋资源优势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8分)

海南省管辖的海域面积广,岛礁众多,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以后,南海航运更为繁忙,我国努力把海南建成海上丝绸之路的服务基地。

(3)根据图文材料,说明扩建海口、三亚等港口的有利影响。(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4分)

左图为山东济南和烟台苹果开花至苹果成熟对应的气温图,右图为山东半岛示意图。

(1)与济南相比,说出烟台气温的不同点并简述其影响因素。(6分)

山东半岛是我国苹果最适宜的生长区,但4月气温的波动和秋季苹果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14℃。苹果停止生长)时间的早晚,常常会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2)烟台生产的苹果比济南生产的苹果品质更优,从气温影响苹果生长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2015年,山东苹果增产70万吨。2015年,全国总产量达到3510万吨,而预期总需求为3370万吨。目前,陕西、甘肃等新兴苹果产区的种植面积也已超过山东,品种有40多种,而山东苹果品种单一,以红富士为主。近几年苹果价格大起大落,2014年红富士的收购价上涨35%,2015年却又下跌40%,以至于大量的小农户虽然迎来了大丰收,却只能在家坐等收购商上门。2015年秋收以后,山东苹果出现严重“滞销”。

(3)结合材料,说明2015年山东苹果“滞销”的原因。(6分)

山东潍坊市每年4月20日前后都会举办国际风筝盛会,吸引国内外众多团队及游客前来参加风筝比赛和观光旅游。

(4)说明潍坊选择在4月举办风筝节的原因。(6分)

38.(26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判断已成为我们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推动发展的导向指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社会非常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2016年。更多的关注目光被投注到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整体部署。开启了中国改革新阶段。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0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53个改革任务。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对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锐意创新、蓬勃向上的国家形象正在收获更多认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正在引领澳大利亚的转型,我们希望与中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和投资机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

注: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整

体部署,开启了中国改革新阶段?并指出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的现实意义。(12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理论原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合理方法?(14分)

39.(26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在效率速度和创新时代则有些过时了,其实工匠虽已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但他们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在当下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其内涵十分丰富: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保质保量、不投机取巧,耐心专注、不断完善,专业敬业、力争第一。

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坚守这种精神能让我们自省和自信,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而非粗制滥造,重视质量、打造品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每一个环节,打造一流产品,带动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站稳脚跟。

(1)有人认为,应当把“工匠精神”塑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对此你的看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10分)

(2)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解析其合理性。(10分)

(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当下,如何使“工匠精神”落到实处?(6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削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年7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归纳其共同特征。(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