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共性与区别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1:28: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共性与区别

在西方数百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有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理论思潮或学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们象天平两端的法码一样左右摇摆、此起彼伏、明争暗斗、相互角逐,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封建专制政府或资产阶级政府选择和制定经济政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重大影响,这就是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

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国家干预主义最初集中表现为欧洲封建社会晚期的重商主义,在当代则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

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最初作为一种口号由法国路易十五的外交大臣达让逊提出,后来魁奈等人确认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支配着社会的发展。亚当·斯密宣扬“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对经济自由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自由经济”思想是斯密整个经济学说的中心,李嘉图也阐明过同样的思想。经济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主张。

相同之处: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均发端于欧洲中世纪末期以反对神权、反对封建割据、反对蒙昧、倡导个性解放、复兴古希腊、罗马优秀传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15_16世纪),都以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维护其阶级利益为己任,但在具体阐述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及其国家作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上,二者却遵循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和路径,表达出截然不同的理论倾向和政策主张。

不同

侧重点(政策主张)不同: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历来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两大相互矛盾的思想倾向。自由主义从微观经济入手,认为市场能够依靠自身的运作机制实现经济的协调与平衡,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国家的介入;干预主义则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性,认为市场机制因其固有缺陷而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如公共产品、外部性、收入分配不公等经济问题,只有依靠国家之手对经济进行调节才能解决。

产生不同:

国家干预的思想由来已久,自国家诞生之日,国家就被赋予了管理经济的职能。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一开始并没有受到质疑。在经济学还没有脱离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先哲们贡献了许多旨在富国强民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但这些思想还没有系统化,因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干预主义。在西方,国家干预主义最早的萌芽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经济要求。它源于欧洲各国的政治家、商人、牧师和哲学家各自对商业实践的观察与思考,大多是一些基于经验主义的政策主张。尽管这些政策主张建立在重商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但是,这些理论体系

幼稚且漏洞百出,因而我们说重商主义是国家干预主义的萌芽,或者说是一种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一国应该从增加金银入手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全面的干预

自由主义思想最初形成于17世纪的英国,它是在古希腊等古代西方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现代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也称为旧自由主义。

代表学派不同: 经济自由: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 弗莱堡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其中最为代表性的:

伦敦学派。这一经济学流派在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一直都很活跃,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1899_1992)。他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改革和经济自由主义政策产生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 国家干预:

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瑞典学派 贡献不同:

国家干预:促使经济法的诞生、促进其发展完善,通过法律确认政府干预的正确性;实现充分就业;弥补自由经济的失灵和缺陷。

经济自由: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东亚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经济的飞速成长。这些都使得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受到极大的鼓舞,并逐步巩固了它在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统治地位。自此,新自由主义开始由理论、学术而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范式化,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性事件是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牵头,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及拉美国家、其他地区部分学术机构代表参加,并最终达成包括十项政策工具的“华盛顿共识”。同时,促进经济法的发展。

结尾:西方经济学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把它们划分为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大派别或思潮,只是为了寻找历史渊源和共性的方便,并不表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各经济学流派的学术论争一天也没有停止,争取成为主流经济学派并将其政策主张付诸实践的努力一天也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