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文化比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20:4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泰文化比较

一、礼仪文化

在中国,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做对方奴仆。后来拱手礼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拱手礼已基本成为中国人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然而当代社会,人们打招呼的方式日趋欧美化,简单地say hello,扯扯家常,隆重点的见面握个手,寒暄几句,已不具备那些非常中国化的元素了。 而泰国是笃信佛教的国家,她的双手合十礼习俗,也与佛教的合掌作揖礼有着密切的联系。泰国人与客见面时,通常不握手,而是施合十礼。行合十礼时,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止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互相问候“萨瓦迪”,(“萨瓦迪”系梵语,愿意为如意。)还礼时也同样如此。地位较轻的或年纪较轻的人,应主动向地位较高或年纪较长的人致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表示越尊重。长者回礼时手不应高过前胸。

总而言之,中泰礼仪方面泰国要求得更加严格,中国则比较随意。当代的中国社会已经抛弃了那些所谓的“繁文缛节”,变得十分现代化,见面礼仪也是十分简约,我不能单纯地说这是好或者不好。但泰国仍然一直保留着这些美好的传统。

二、饮食文化的差异

到了泰国,自然就吃到了地道的泰国美食。泰国人嗜酸、辣、甜、冰等重口味,喜欢放各种调味酱,尤其喜欢鱼露和甜辣酱。第一天来到泰国,我们吃到了著名的冬阴功,里面有虾、鱿鱼、鱼丸、凤尾菇、短豆芽,还有很多泰国的香料,味道十分酸辣。他们的炒青菜也是要放辣椒的。他们的海鲜很好吃,十分的新鲜,虾肉都是脆的。他们超级喜欢吃油炸食物,炸薯条,炸鸡腿,炸肉丸等等,有时候还会炸青菜。泰国的甜品就十分的甜,椰奶配上凉粉、红豆、芋圆之类的东西,加上满满一碗的冰是泰国人最爱的饭后甜点。由于天气太热,泰国人平时喝水都是需要加冰的。

泰国人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泰国学生上午上完两节课,就给二十分钟自由时间去小卖部大吃特吃,吃完再接着上课,而且他们上课也可以自由吃东西。 中国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小孩子在饭点之外的时间吃过多的零食,相信都会遭到大部分家长的责骂。中国美食种类繁多,地方特色小吃丰富。根据地区,还划分了很多著名的菜系,例如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等。而且南北饮食差异大,南米饭,北面食。面食有拉面、肉夹馍、葱油饼、饺子、包子之类的,米饭则是配上各式各样的菜肴,凉菜热炒一应俱全。除此之外,中国人还特别喜欢吃火锅(以重庆火锅最为有名)、烧烤、饺子等特色佳肴。

三、政治、宗教文化的差异

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而泰国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我们一到泰国就发现,泰国的国旗几乎随处可见,相应的就是国王和王后的照片。照片一般放在街道的显眼位置,要么做成巨大的匾额立在公路绿化带中间,要么悬于高大楼房正中央,要么高至在横跨公路的拱形建筑顶端,这些照片周围都会配以五彩的灯饰,让你昼夜可见。不仅如此,在百姓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国王的照片。钱币上、墙壁上、钟表上,就连学生教室里也会有国王和王后的剪贴海报或小贴士。泰国很多法定节假日也与国王、王后有关。泰国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升旗,任何人

听到国歌都会立马停下,站立不动,注视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这让人觉得百姓始终和国王在一起,国王也始终关注着自己的子民。

中国人民信仰自由。而泰国被称为“千佛之国”。佛教是泰国代代相承的传统宗教,在六千多万人口中,佛教徒占了百分之九十,佛教也是泰国人的生活重心。泰国的寺庙在世界上也堪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最高。乘车行驶在泰国公路上,不时会有金碧辉煌、宏伟壮观、高耸挺拔的寺庙从你眼前闪过。

泰国的文化受到儒家的影响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是性善的。泰国人犯了错,你让他站着,他就会老老实实地站着,但中国人不一样,他一定会反问你:为什么要站?不站行不行?要站多久?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注重高度的物质文明,泰国文化则倾向于存在和即时享乐。佛教不鼓励竞争,因此许多泰国人没有太大雄心,也不愿变化,工作轻松、收入适中比辛苦工作拿高薪要好,而中国人工作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老板是否在场。另外泰国情侣也不会在公共场合过分亲热,不像中国近来频繁出现许多没节操的事,泰国人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文化是保守的。

四、中泰教育的差异

教育制度的差异是我要讲的重点。在马泰诺太,学生每天早上都要花至少半个小时升旗,首先二十多名鼓乐管乐手奏乐,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国歌,之后再唱歌颂国王的颂圣歌,歌声嘹亮,十分庄严肃穆。之后便是诵经,配着梵音,由两个女生在礼堂的舞台上领诵,全都毕恭毕敬,双手合十,眼睛微闭。每当重要的节日如父亲节(国王的生日12月5日),母亲节(王后的生日8月12日),学校都会举办大型活动,学校的大礼堂舞台上便立有国王的巨幅照片,主持人和校长都必须在国王像面前深鞠三躬,表示恭敬和虔诚。学校还会请高僧和尚来学校讲经布道,学生要从家里带或自己买些方便面、饮料、糯米饭、牛奶等东西向和尚行善,东西不在多少、贵重与否,重要的是行善的心意。

由于气候原因,泰国学生在室内都是不穿鞋的,鞋子统一放在走廊外的鞋架上,按学号依次放好。在室内只穿黑底白袜活动,到室外比如去操场才会从走廊外的鞋架上拎着鞋子走出去。泰国学生特别尊敬老师,从老师面前经过,要对老师行合十礼,或者低头以示礼貌,学生问老师问题要下跪。我教授初中的中文课,第一次学生拿作业到我面前给我批改的时候,大高个的男生就这么噗通一声给我跪下去,把我着实吓了一跳,连忙想要叫他们起身,可是他们就是一个个排着队的跪在那里等着我给他们批改作业。后来知道了这样的礼节,也就慢慢习惯了,只好自己改快一点,不好意思让他们跪太久。 泰国学生的课业是很轻松自由的。学生上课,课桌随意摆放,可以围成一个圆形也可以变成两个方阵。并且泰国课时不多,一个课时一个小,一个课时的学习强度也不大,授课内容不多,难度不大,基本都是玩玩学学就过了一个小的。

他们注重全方面发展,注重培养各种兴趣爱好,给学生很多时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并有专门老师针对性的授课。 正因为如此,泰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十分独立自主,大部分事情老师只是协助监管,主要由学生自己承担主力。他们能自己做很多东西,大型展板,玩具、手工艺品等等。泰国学校还有文化节,类似日本的校园祭。就是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做手工艺品、食品进行贩卖,或者做有idea的小摊,例如帮修电脑,或者帮照相,把这样的小摊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小市场,吸引这个地方的学生来这所学校学习。 不像中国学生,固定的上课模式以及繁重的作业成为了中国娃儿们最烦恼的负担。泰国学生喜欢边玩边学,我们

在上中文课的时候,都要通过音乐、舞蹈、手工、绘画、影音、游戏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有这些他们就会特别积极,学得也比较认真。另外泰国学生很懒,他们不喜欢做作业,就算是布置很少的作业,他们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拖着不做。 最让人头疼的是,泰国学校上课的时间安排极其不合理。一天六个课时,一个课时一个小。其实,我认为一个小时的课时里,学生能集中的只有三十分钟,剩下三十分钟都在玩。而且课时之间没有课间休息,一下课马上又要开始上另一节课。中午放学没有安排午休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吃饭时间稍作休整,立马就要开始下午三个小时不间断的学习。这样的时刻安排,学生们根本没有专注的精力去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是在捱时间。也正因为如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方面,知识储备、科目成绩就比大部分中国学生弱了。 但是好的地方是,泰国学生没有特别调皮捣蛋的,都比较听话,不像天朝的学生,可以翻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可能是受到国家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约束,所以泰国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比较轻松。 泰国人民能歌善舞,且为了音乐非常投入。我们学校就有一支庞大的学生乐队,有专门的老师指导,管乐弦乐鼓乐,甚至古典乐器一应俱有。每天早上上课之前,中午午休,下午放学之后都会练习,整个学校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他们偶尔还会演奏几首经典的中国歌曲,例如茉莉花,上海滩之类的。所以上课他们玩游戏输了或者回答问题错了请他们上台表演节目时,他们基本不会像中国学生一样忸怩半天,而是大方的在全班同学的伴奏下载歌载舞起来。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都还小,现阶段最注重的是培养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灌注知识。 我的泰国实习虽然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我从中汲取的营养和能量还在继续为我的生活充电,我相信除了泰国还会有更多异国之美等着我来发掘,我会好好用心感受这些美!

中国文化对泰国的影响

“中泰两国地理相近、血缘相亲”,这是现任泰国国王、泰国人民十分爱戴与尊敬的拉玛九世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Adulyadej)在他的圣谕中强调的。国王的圣谕很充分地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间的良好的关系。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此两国间的关系随着两国领导人的相互访问更加密切。普密蓬国王十分重视促进泰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对泰中友好关系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热忱,作出了重要贡献。每逢中国领导人及中国重要代表团访问,普密蓬国王都要亲自会见,并十分关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多年来,普密蓬国王虽没有出国访问,但为了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情谊,数次派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MahaVajiralongkorn )和诗琳通公主作为他的代表访问中国。在过去30年中,泰国皇室成员对中国的访问近50次,可见普密蓬国王及皇室与中国的深厚友谊。 诗琳通公主,即玛哈·扎克里·诗琳通(mahachakrisirindhorn ),在两国关系发展中作出过重要贡献。早在1977年,诗琳通公主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81年, 诗琳通公主首次访问中国,成为泰国王室成员访华第一人。27年来,她已24次到中国访问、考 察、 研修。每次访问中国之后,她都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经历与感受记录下来,编撰成书。已经出版了《踏访龙的国土》 、《平沙万里行》、《雾里霜挂》、《云南白云下》 、《清清长江水》、《归还中华领土》等,在泰国引起巨大的反响,使许许多多的泰国读者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