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07: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专题 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2、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 )

A.始于秦朝的建立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 3、2010年3月18日,北京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公布了清明节放假安排:4月3日(星期六)至4月5日(星期一)放假公休,共3天。其中,4月5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3日、4月4日照常公休。这一做法体现了与我国古代文化传统联系了为密切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4、中国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世袭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6、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7、下面是反映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体制兴起于隋唐,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B.图2所示体制由1787年宪法确立,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C.图l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图2反映的是民主制 D.图1图2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制衡

8、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9、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③文化专制,以确保思想的一统 ④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

A.宋朝 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 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 C.汉朝 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 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

11、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12、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以氏族为姓 B.以封地(国)为姓 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1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那一场事件?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A.西晋五胡乱华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清末八国联军 14、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15、商朝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 16、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D.宗法制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17、

近代中华民族渴望独立自主的外交之争的史实有( ) ①太平天国坚持了外交上的自主精神

②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在国内人民反帝斗争高涨的背景下,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迫使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做出让步

③在国民革命的大潮中,南京国民政府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④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在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取得收回国家利权的重要成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宋太祖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同的是

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 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 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19、 “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

A.“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B.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C.与皇帝“共治国事” D.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20、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21、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22、 《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A.实现了国家统一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B.开始实行郡县制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word完美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