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 秋天》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3:43: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秋天

教材解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 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 3 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 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 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秋季景色优美,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 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 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教学目标

1. 认识“秋、气”等 10 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 3 个偏旁;会写“了、子”

等 4 个字和横撇 1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 3 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 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的 3 个偏旁,都是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 的。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木、口、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

136

别,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立偏旁和字义 之间的联系。

要注重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降低难度。如“秋、叶、 会”

偏旁 偏旁是从造字构 形的角度定义的。从

等合体字可以在学会新偏旁的基础上采用熟字加一加 的方法;有的可以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飞” 就做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片、个”都是量词,有能力的 学生可以说说“一片( )、一个( )”,让学生在 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字的印象;有的可以建立文字与图片 的联系,如“树叶、秋天”;有的可以对比着认一认,如 “大”可以结合“小”字来识记,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字词

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

“偏”,右方为“旁”;

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 部分统称为“偏旁”。

有相反的意思。教师在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充 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扩展词汇。如“秋天、天气、大树、树 叶、纸片、个子、飞鸟、飞走”。

2. 写字。 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本课要学写新笔画横撇。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

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本课要写的 4 个生字中,“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的 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以区别,指导学生在写好“了、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 较,自主练写“子、大”。

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2画,独体字。

横撇的撇不宜长;弯钩沿竖中线写,稍弯。 3画,独体字。

横撇短,弯钩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略长。

教师示范横撇:

2画,独体字。

撇从竖中线起笔;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 捺脚与撇尖持平。

从左到右,起笔 时稍重, 折时顿笔, 轻轻往左下方撇。

3画,独体字。

注意写法与“人”的区别。撇要写成竖撇, 捺在横中线下起笔,捺脚比撇尖略低。

第四单元 137

本课要写的 4 个生字,可以组成一些新词,如“日子、大人、大雨、大山”。学有余 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正确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轻声的读法。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建议教师通

过范读,学生跟读,感受“凉了、黄了、叶子、来了”这几个词语中两个字前后轻重的变 化。也可以边读边配以轻重变化的击掌声或呈现词语时前后两个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不 同,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

关注词语连读,不唱读。在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如“天气凉 了”“树叶黄了”“秋天来了”。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

会这一类短语的节

奏感。困难较大的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

读。

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如“一片片、一群大雁、 一会儿、排成?一?字”,可以采用对比读的方式,分别读 不变调和变调的一串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 音韵美。

“一”的变调规律:

“ 一 ” 在单独使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 学生想象课文中美丽的秋景,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 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 验,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背诵在课 堂上进

用、用在词句末尾或

作为序数“第一”的 省略时,读阴平。在 去声前念阳平,在其 余声调前念去声。

行。

2. 理解运用。

导入部分建议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尤其是四季如春的地区 更需要提供图,以便于学生建立秋天天气转凉,树叶变黄等直观感知。

大多数地区的学生对秋天树叶黄了、落了的景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大雁南飞的情 景,可能不熟悉,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复述生活经验等直观手段,增进学生的 了解,引领学生走进秋天的情境。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 的特征,可以通过表演、视频等方式,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体味秋天的情趣。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可通过把“那么”换成“非常、很”等,帮助学生理解“那 么”表示程度深,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个句子的教学,教师可以 借助插图,或者提供大雁南飞时两种不同队形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 儿……”表示变化快,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课文中出现的“那么……那么……”“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有的老师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