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中学百年校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21:3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转载]靖西中学百年校史

作者:佚名

一路风雨一路歌

————靖西中学校史

靖西中学诞生于1914年8月,其前身为靖西中学堂,此后不断发展与完善。学校占地一百六十亩,在校班级63个,学生4200多人,在职教职工270多人,2007年,靖西中学成为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创办初期的历史背景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清光绪皇帝采纳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首的维新派的主张,1898年颁布了许多新政令,如废除八股,设立学堂,提倡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奖励新著作、新发明等。在此影响下,各地纷纷兴办新学校,出资送有识之士到东洋留学,以图效法日本明治维新,振兴我中华。当时我县教育界先辈曾慕宋(字汝璟)先生亦获公费于1903年东入日本明治大学学习。1904年,曾彦(字其衡)又获公费赴日学习,肄业于明治大学。曾慕宋先生回国后,有关方面又以边防款选派其门人邓鸿绪、张丙朝、凌发彬等人由慕宋先生率领到东洋留学。另有黄显玑四人则入广东优级师

范学习,后肄业。1906年曾植钰自费到日本留学。同年地方又选送13名到日本留学。所有这些,为靖西兴办中学准备了师资力量。

1906年曾彦、张丙朝留学归来,奉文设立学务公所(后改名劝学所),曾任所长,张丙朝、康愚为董事,即倡办归顺直隶州中区两等小学堂,开始招收小学高初级各一班,附设师范传习所一班。校舍利用甘塘街吕祖庙(今一小)改建。曾彦兼任堂长。1906年11月28日开学。后两等小学堂即以此日为校庆日。以后,发展为中学堂,因附设于小学,亦以每年11月28日为校庆日。

二、旧制中学时期(1914—1926)

1911年辛亥革命后,归顺直隶州改名为靖西县。归顺直隶州中区两等小学堂也随之改为靖西县逊志两等小学堂。时教职员黄显玑、黄大饮、张丙朝、凌上元、邝松波、梁冉等会同地方人士曾植钰联名请报上级设立县中学,1914年8月奉文批准成立。靖西中学正式在边陲南疆诞生,并招收第一班学生50名,10月正式开学。创办时由地方政府拨给银元二千五百元,学校派人专程到上海购置图书、仪器、标本等。校舍仍附设于逊志小学校内,教具、校具、图书、仪器共同使用,教职员两兼职。这一时期历任校长依次为曾植钰、凌发彬、张丙朝、黄大饮、黄显玑、凌上元等6位。1925年英语、数学两科师资紧缺,学校领导及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以优厚待遇聘请

香港学院毕业的广东东滨县籍的陈孔步老师任教。陈老师只身远道来校任教长达6年之久,1930年离开靖西到北京工作。

学校从创办时起就重视校舍的布局和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当时校园只占今一小校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布局井然有序。所有的空地和房前屋后都种上了翠兰、桂花、千里香、桃、李、梅等花草果树,还建有四角亭、五角亭各一座,金鱼池塘也错落其间。整个校园简直是座清雅秀丽的花园。

由于旧中国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压和掠夺,国家贫穷落后,这一时期学校发展缓慢,前后只办了4个班。然而这4个班却为靖西县培养了一批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青年。其中第一班有在红七军中任连长、红军进入中央苏区后任军团参谋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牺牲的唐孙谋和在抗日战争中任国民党军队少将旅长的梁津;第二班有毕业后长期在母校任数学教师并任国民中学校长的邝其焜和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军队上校团长的凌钧;第三班有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军队上校参谋的刘文山和任过靖西县、天等县教育科长,解放后在县中任教的凌英衡;第四班有参加红八军起义后护送邓小平同志由靖西到东兰、后来牺牲的张鹏飞和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的童思温等等。

三、初级中学时期(1927—1938)

1927年我国改中学四年制为高初中各三年制。是年招收初中第一批学生,次年又招收第二班。1927年凌上元辞校长职,由张丙朝接任。1928年张丙朝辞校长职,由曾植钰接任。1930年曾植钰辞职,由邓鸿绪接任校长。以上4人皆为本县籍人士。1931年下学期,原广西省府委派远东大学毕业的桂平县籍的黎选材来接任校长。黎选材到校后对原有教职员进行大换班,且官架十足,态度傲慢。在任时随意增加代收费、茶水费等,引起学生不满,形成驱黎学潮,于是省府又改派郭建勋接任校长。当时在校学生已发展到5个班,而逊志小学的班数也不断增加,中小学共同使用校舍已甚感困难。1932年暑假,逊志小学迁至原道南书院(今县幼儿园),校舍由中学全部使用,靖西中学开始单独办校。

1932年春,广西全省废除女子单独设校,改为男女合班制。1933年春,学校招收第7班时录取了12名女生。当时封建礼教严重,封建遗老大造反动舆论,造谣中伤,视男女同学革新为伤风败俗,大逆不道,还咒骂这12位女生为?十二金钢?,妄图阻止她们入学。部分家长屈从压力,反对女儿上学。但这12位女生并不屈服,她们冲破封建樊笼和阻挠,结队上学。这是靖西教育史上反抗封建礼教,争取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妇女解放斗争的光辉一页。这12位女生进校后都能遵守校规,专心学习,粉碎了一切造谣和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