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古钱币50个珍稀品种图文一览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6:53: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历代古钱币50个珍稀品种图文一览表

三孔布 战国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共少半釿”圜钱存世不超过八枚之数,极为珍罕,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中曾有拓本,评级无定价,因实物已轶,众泉家难窥其庐山真目,一直误认为是臆造品或改刻赝品。新币十一铢 为王莽篡权时候铸造新朝王莽时期所铸钱币,字体优美、铸工精良、造型别致,如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等都是珍品;其中有一款神秘的钱币,造型奇特,上呈方孔圆形,书“国宝金匮”四字,下呈长条方形,书“直万”二字,被古钱币投资收藏者称“国宝金匮直万”,价值无可估量。大泉五千,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传世极少,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亦鲜有发现!开平通宝钱据传为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907-910年)所铸造,但史书没有记载。“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它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由于国名“大齐”时间短,同时此钱铸量又少而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唐国通宝铸造于李璟交泰元年七月。大唐镇库币是由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所铸造(铸造的具体时间约为南唐元宗保大元年至十五年间,即公元943-957年)“乾封泉宝”, 中

国古代钱币之一。唐代稀见钱币之中的该钱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间所铸,铸时仅八个月,存世量相当之少。乾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民间俗称“乾元大钱”。闽开元大铜钱为 五代十国时期的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永隆通宝背闽铜钱 五代 直径52mm,美品。 五代初期,人称“白马三郎”的王审知继其兄王潮占据福建,受梁封闽王。保大背天 五代十国古钱币。此泉位列古泉五十名珍,极为珍罕。南唐保大元宝背天,折五型直径33mm,折拾型直径45mm,其字文雄健深峻,形制深厚朴拙与楚钱风范极类,应为马希萼奉南唐为正朔时所铸,故面文用南唐年号,背文则保留了楚铸旧制。面文为“顺天元宝”,形制与“得壹元宝”相同。铸量较多,唐朝安史之乱叛将史思明铸造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面文为“顺天元宝”,形制与“得壹元宝”相同。铸量较多,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但今存已少。永安五百 -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仅孤品,古钱之大珍。铁钱存世也已屈指可数,价格颇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上下顺序读,如同“永安一百”,“永安一千”。应天、乾圣、应圣元宝 “应圣元宝”是五代十国期间燕王刘守光在应天

元年(911年)铸造的钱币,由于为试铸币所以存量稀少。皇佑元宝小平对钱 ,极为珍罕,目前存世仅见三枚,国内仅此一枚,直径:23mm,上美品 皇佑,北宋仁宗之年号,公元1049至公元1054年。宋仁宗,北宋第四代皇帝,公元1023年即位,公元1049年宋仁宗改元皇佑,按宋朝改元必铸钱例制,应铸造“皇佑”钱。但皇佑年号钱铸行极少。建国通宝---宋徽宗赵佶有建中靖国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楷小平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宋徽宗赵佶有 建中靖国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小平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圣宋通宝,北宋,宋微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始铸面文有行、篆二体, ,旋读,均为小平,行书者光背,篆书背文”当伍”者时陕西当铁五文行用,传世极罕,堪称奇货.靖康通宝,北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铸币。为北宋货币最后一铸。计有元宝、通宝和重宝三种宝文,形制小平到折三,主铸青铜钱和铁钱,也有银钱存世。靖康钱因在北宋末年这个战乱政局严重不稳的特殊时期,故其铸币较之前朝便少了许多,故靖康通宝钱曾授老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南宋·“建炎通宝”楷书折二大字景炎通宝--南宋年号钱。大宋通宝--宝庆年间(1225-1227)铸。存世稀少,五十珍之一!“大丹”为前缀名的宝文钱,有“大丹国宝”、“大丹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