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不会笑警惕是孤独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7:4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六个月不会笑警惕是孤独症

专家指出,家长在怀疑孩子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第一时间,就应该着手训练,对一些高功能孤独症、轻度自闭症或者处于孤独症“边缘”的孩子来说,尽早改善的效果更为明显。 专家:家长怀疑孩子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第一时间即可着手训练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孤独症(即自闭症)日”,广州塔第三次为孤独症患儿点亮蓝灯,提醒人们关注这些“来自星星的他”。孤独症孩子往往有着明确神经生物学异常基础,突出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2009年广州对7500名2~6岁的普通幼儿园入读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孤独症谱系患病率高达1/133,男女比例则为:1。如果考虑到在特殊教育机构训练和居家的儿童,患病率估计会更高。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出现异常后,往往第一反应是找资深专家明确诊断,然而预约挂号并非易事。专家指出,家长在怀疑孩子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第一时间,就应该着手训练,对一些高功能孤独症、轻度自闭症或者处于孤独症“边缘”的孩子来说,尽早改善的效果更为明显。

专家指出,积极有效的训练,可让孩子减少伤害自己的危险和减少对他人的影响,有些人甚至可以找到自己的特长。而要实现这些,都有赖于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宽容、理解、尊重和接纳。

孤独症发病率:广州高达1/133 男女比例: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康复心理科主任陈文雄指出,孤独症患者由于神经发育障碍,不同的能力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社会沟通和交往能力。绝大部分的孤独症患者许多方面能力都普遍较差,有的会合并有智力残疾、语言能力障碍等,“偶尔会看到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但不多。有的孩子,列车时刻表、公交线路表、天气预报、万年历等能报得准确无误,这可以说是天赋,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能力基本用不上,融入社会最需要的能力他们反而很缺。”

陈文雄介绍,关于孤独症的发病率在1966年的研究是4/10000,现在提高到约1%。2009年广州对7500名2~6岁的普通幼儿园入读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孤独症谱系患病率高达1/133,男女比例则为:1。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无定论,可能和疾病认知度改善、诊断标准改变,或者患病人群本身真的增多等因素相关。

他指出,孤独症发病原因迄今还是世界性的难题,可能与遗传及潜在的环境因素(如感染因素、出生围产因素等)相关。既往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可能是主要因素,新近的研究认为,潜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诊断标准

社交及沟通损害,症候必须符合全部3 个项目的缺失,包括:

1.社交情感互动缺失。例如,社交接洽的异常;正常来回谈话的失败;兴趣、情感或感情分享的减少;社交启动或社会交往反应的失败。 2.用于社交的非言语沟通的缺失。例如,言语及非言语沟通整合差;眼神接触及肢体语言异常或理解及使用手势的缺失;面部表情及非言语沟通的总的缺失。

3.发展、维持及理解关系的缺失,例如,调节行为以适合各种社交场合有困难;分享想象力游戏或交友有困难;缺乏对同辈的兴趣。

限制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至少表现为以下4项中的二项:

1.刻板或重复的肌肉运动、物体使用或言语(例如简单的肌肉刻板运动、排列玩具或轻弹物体,鹦鹉学舌、怪异的短语)

2.坚持相同性、固执地依附于日常惯例、或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仪式化模式(例如微小的改变特别痛苦、过渡困难、固执的思维模式、问好仪式、需要每天走相同的路吃相同的食

物)

3.高度限制性的,过分迷恋的兴趣,在强度或关注上异常(例如严重的依附或全神贯注于非寻常的物体,过度的局限或固执的兴趣)

4.对感觉输入呈现高或低的反应性,或在环境的感觉方面有非寻常的兴趣(例如明显的对疼痛/温度的不在乎,对具体声音或质感呈现不良反应,过度的嗅或接触物体,对光线或运动的视觉痴迷) 高功能孤独症

有意识培养特殊能力 幼儿园到小学,是高功能孤独症孩子被发现的常见阶段。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时聪明健谈,到了小学却变成“怪人”。“之所以一上小学就‘退步’,是因为相对于管理宽松的幼儿园,小学要求孩子严格遵守秩序,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更高。”著名孤独症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高功能孤独症(过去称之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的行为发育滞后,导致问题在入学后爆发。

邹小兵强调,家长只有准确了解孤独症,才能读懂孩子的行为举止,理解他的痛苦,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孤独症孩子不是一无是处,家长要看到他的弱点,掌握他的特点,更要尝试挖掘他的特殊能力。”例如,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有些孩子擅长记忆,有的对数字敏感,有的则对工程设计有天赋。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特长,对于高功能孤独症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这些孩子的智商往往是正常甚至超常的,如果方法得当,可以更好地发展出一技之长。”邹小兵说,高功能孤独症孩子经过训练,有相当多的孩子可能慢慢变得和普通孩子差不多,这时家长要警惕一种常见的错误倾向,即以普通孩子的标准要求他们。

“家长要克制内心的冲动,不要拿孤独症孩子和普通孩子相比,即使是训练效果良好的孩子,也不要给他们施加过多的压力。”邹小兵说,有些高功能孤独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后,学业能力表现很好,家长以为孩子终于“正常”了,苦尽甘来,便严格要求孩子“补上欠账”。没想到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情绪问题爆发,重新陷入自闭状态,且情况更为严重。 最终诊断

发现信号可就医 但确诊最早要两岁

孤独症是一个“谱系”障碍,不同患者的表现症状可能截然不同,但都可概括为“社会沟通与社会交往缺失”以及“限制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这两方面。陈文雄举例:“有的孤独症孩子会回避眼神接触,比如他想拉家长去看一个什么东西,会直直地走过去,抓起家长的手就往前走,眼睛不会看家长;有的是面部缺少表情,打烂花瓶或者被家长批评错了,没有相应的愧疚或委屈表情;有的是固执地依附于日常惯例、仪式化模式,即使微小的改变也特别痛苦,比如每天走相同的路、吃相同的食物,有的孩子来医院看病,每次都一定要走同一个门口进来;有的是与人谈话时‘有来无往’,比如别人问他‘吃饭了吗?’,他在回答‘吃了’之后就没有下文,不像正常人间有你一言我一语的来回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