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0:50: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全日制文化集训基地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
学员编号 学员姓名 授课时间: 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年 级 辅导科目 生物 备课时间: 必修一经典测试题 第 课时 教 师:丁建刚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所以绳上的弹力方向只能沿绳并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杆和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围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F2,所以三力的合力为2F2;B图中的合力为2F1;C图中的合力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 A.v2 B.2v2-v1 第 1页 /共 8页
全日制文化集训基地
2v1+v222C. D.2v22-v1 2答案:D 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v2-v20=222222ax,得v2-v1=2aL,又v2-v1=2a·(2L),由此可得v=2v2-v1. 4.如甲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图乙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是 ( )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5.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后又观测10s,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 A.0.3m/s2 B.0.36m/s2 C.0.5m/s2 D.0.56m/s2 答案:B 540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30360后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10Δvv1-v36-18与前30s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m/s2=0.36m/s2.即选项B正确. ΔtΔt50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A.(2+1)∶1 B.2∶1 C.1∶(2+1) D.1∶2 答案:A 解析:汽车的运动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程与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1;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时间的反比:1∶(2-1)=(2+1)∶1. 7.(2010·高考山东卷)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 ) 第 2页 /共 8页
全日制文化集训基地
答案:C 解析:在斜面上,f=μmgcosθ,在水平面上f=μmg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C正确,A、B错误,s-t图象应是开口向上的曲线,可知D错误. 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它通过斜面一半所用时间是它通过整个斜面所用时间的n倍,则n等于 ( ) A.2-1 B.2 2-22C. D. 22答案:D 1解析:设通过斜面一半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斜面全长所用的时间为t2,由x=at2,得t=22x2×,故t1= L2=aaL,t=a22Lt12,则n==. at22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先后经过A和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时间为t,则该段时tt间内,后内通过的位移比前内通过的位移大 22 ( ) 3A.4vt B.vt 2C.3vt D.32vt 答案:B v+7vtt解析:该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vt/2==4v,前内的位移s1=v1·222v+4vt5tt4v+7vt113=·=vt,后内的位移s2=v2·=·=vt,故Δs=s2-s1=vt,B正确. 224222242 10.(2009·全国卷Ⅱ)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 第 3页 /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