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2:22: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美学(2015年4月)
名词解释
一、 意象的生成
答:(1).意象的生成是主体和客体在审美状态下交融的动态心理过程、
(2).意向的生成过程中,意向与想象起着重要作用,两者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个
丰富多彩的意向世界。
二、 “悟”
答:(1)指主体对艺术品的意向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2)主体在“悟”中克服了艺术品中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进而通过意向重建直
接的把握了其内在意蕴。
三、 巫术说
答:(1)是20世纪一种关于艺术和审美发生的理论,其主要依据是泰勒和弗雷泽关于
原始文化的学说
(2)这种学说认为巫术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体,人类最初的艺术因巫术需要而产生,
并作为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四、 席勒的《美育书简》
答:(1)席勒的《美育书简》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学科
的诞生、
(2)在这部著作中,席勒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
社会作用做了系统阐述
简答题
一、 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答:(1)美学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而是要求研究者(主体)亲自投入审美发生的境域
中,去体验、感悟和揭示审美活动的来龙去脉
(2)美学研究无法采用精确、量化的科学方法,而需要体验和揭示丰富多彩、幽深
微妙的审美精神现象
(3)美学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所以美学研究应以哲学方法为核心,结合众多学科
方法,开展综合研究
二、 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
答:(1)指艺术能够凭借意向、意境的感染力,使接受主体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能
够提高艺术素养。
(2)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但是艺术的审美功能是其最核心的功能,艺术的多元功
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三、 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
答:(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
条件
四、 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答:(1)艺术接受是接受主体对意向的在创造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世界”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因此,艺术接受是主体不断填补空白
的动态过程
五、 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
答:(1)王国维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合称为“四育”
(2)他认为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他认为美育还能作为德育、智育的手段,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
论述题
一、 在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以自然风景的欣赏为例来加以说明
答:(1)在呈现阶段,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2)在构成阶段,主体与客体必须拉开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完成对审美对象的构
建
(3)在评价阶段,主体必须把客体当作一个准主体,与之形成一种主体间的交流关
系
二、 举例说明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特点
答:(1)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
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 (3)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征
2014年4月(美学)
名词解释
一、 载道说
答:(1)是从功能角度对艺术所下的定义,较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唐代韩愈加以完
善
(2)韩愈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非缘情 (3)载道说突出了文艺的政治教化功能
二、 化育
答:(1)是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其人格、 (2)化育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制的
三、 优美
答:(1)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2)优美可以唤起人轻松的审美愉悦,使人的存在达到完整和谐的状态。
四、 审美距离说
答:(1)审美距离说是由美学家布洛提出的
(2)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从而摆脱利害关系的束缚,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简答题
一、 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
答:(1)审美活动作为独特的人生活动,以“感性”的方式全面触及人生的真相,打动
人的心灵
(2)在审美活动中,人从异化状态中得到了解放,其本质力量得到了确证,随着审美
境界的获得与提高,人生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二、 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
答:(1)审美感知经常与情感活动交织在一起 (2)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功能
(3)审美感知一般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三、 简析艺术的核心功能
答:(1)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
(2)意向、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意向为核心的艺术品的核心功能只
能是审美
(3)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间接实现
四、 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
答:(1)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
(2)审美基于个体的精神自由,道德基于群体的礼法伦常,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
其结果必然是以礼法伦常窒息了个体的精神自由
(3)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事实上就沦为了德育的手段而失去其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