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大学语文》入学测试复习指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5:5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2.“虎豹至文,将军用以彰身;犬豕至贱,役夫用以适足”中“至文”、“彰身”、“犬豕”、“至贱”、“役夫”、“适足”的意思?

提示:至文,很美丽的花纹。彰身,彰,炫耀;身,自己的威武尊严。犬豕(shǐ)至贱,豕,猪。至贱,最低级。役夫,仆役。适足,做鞋靴穿。 63.“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中“远货”的意思? 提示:远货,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64.“方物则不可殚述”中“方物”、“殚”的意思? 提示:方物,各地特产。殚,尽,详尽。

65.语言的演变涉及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其中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的是:

A(语音); B(语法); C(语汇); D(语音和语汇) 提示:C

66.《古今言殊》一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主要有: A(定义诠释); B(分类); C(举例); D(比较) 提示:B.C.D

67.“吾谁欺?”“不我知”的解释?

提示:“吾谁欺?”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吾谁欺?”的意思是“吾欺谁?”

“不我知”: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不我知”的意思是“不知我”。

68.“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字应解释为:

A .因此 B .因为 C. 用、拿 D .按照 提示:B

69.“何伤乎” 中的“伤”字应解释为:

A.伤害 B.伤感 C.防碍 D.伤心 提示:C

70.“吾与典也”中的“与”字应解释为:

A.连词 B.动词 C.介词 D.助词 提示:B

71.“夫子何哂由也”应解释为:

A.被动句 B.省略句 C.判断句 D.倒装句 提示:D

72. “臣未之闻也”中“之”在句中充当?

?? A.宾语 B.主语 C.定语 D.谓语 提示:A

73.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中“莫”的意思?

?? A.不要 B.不能 C.没有谁 D.别 提示:C

74. “何由知吾可也?”中“何”在句中充当?

?? A.状语 B.宾语 C.定语 D.谓语 提示:B

75.“牛何之?”中“之”的意思?

?? A.它 B.到??去; C.他 D.这 提示:B

76. “若无罪而就死地”中“就”的意思?

?? A.就是 B.是 C.走向 D.于是 提示: C

77.“以小易大,彼恶知之?”中“恶”的意思?

?? A.哪里 B.什么 C.可恶 D.厌恶 提示:A

78. “夫子之谓也”的意思?

?? A.夫子说 B.说的就是夫子 C.夫子的话 D.夫子认为 提示:B

7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中“以”的意思?

??? A.把 B.凭; C.认为 D.可以 提示:B

80.“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中“他”的意思? ??? A.其他 B.第一人称; C.第二人称 D.第三人称 提示:A

81.“天行有常”此句中“常”的意思? A.常规 B.常常 C.长 D.往往 提示:A

82.“强本而节用”此句中“本”的意思? A.本来 B.本身 C.工商业 D..农业 提示:D

83.“养备而动时”此句中“备”的意思? A.准备 B.具备 C.俱全 D..责备 提示:C

84.“养略而动罕”此句中“养”的意思?

A.培养 B.生活资料 C.修养 D..养护

提示:B

85.“寒暑未薄而疾”此句中“薄”的意思? A.少 B.单薄 C.鄙薄 D.迫近 提示:D

86.“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中“丑”的意思? 提示:“丑”,这里是“以丑为美”,意动用法。

87.“抑不知天下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中“和”、“盛”的意思?

提示:“和”,这里是“使之和谐”,使动用法;盛,兴旺发达,用作名词。

88.“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中“穷饿”、“思愁”的意思? 提示:穷饿,使贫苦饥饿;思愁,使悲伤愁困。

89.“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中的“幸”字应解释为 : A .幸福 B. 幸运 C .希望 D. 庆幸 提示:C

90.“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中“林”、“莽然”、“不一”、“途”的意思?

(1)此句中的“林”应解释为: A.森林 B.会集 C.人物 D.事物 (2)此句中的“莽然”,应解释为:

A.粗鲁莽撞 B.浩荡 C.广大众多 D..旷野 (3)此句中的“不一”,应解释为: A.种种不同 B.不等 C.不行 D.相差 (4)此句中的“途”,应解释为:

A.道路 B.坦途 C.情景 D.途径、情况 提示:(1)B (2)C (3)A (4)D

9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中的“闵”与“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中的“愍” 有何不同?

提示:在怜悯的意义上,“愍”和“闵”是同义词;而在忧患的意义上,则用“闵”不用“愍”。

92.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中“悴”、“曛”的意思?

提示:悴,忧愁。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是昏暗不明的意思。 93.“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中“铤”、“亡”的意思? 提示:铤:疾走貌,即快跑的样子。亡,失去。 94. “王道迂阔而莫为”中“迂阔”的意思? 提示:迂阔,迂远而不切合实际。 95. “鼓衰兮力尽”中“鼓衰”的意思? 提示:鼓衰,指鼓声逐渐低下去。 96.“两军蹙兮生死决”中“蹙”的意思? 提示:蹙(cù),迫近。这里指两军相接。

97.“汉倾天下,财殚力痡”中“殚”、“痡”的意思? 提示:殚(dān):竭尽。痡(pū):病,这里指疲敝。 98.“提携捧负,畏其不寿”中“提携捧负”的意思?

提示:提携捧负,这里指尽心尽力地供养父母。提携,搀扶。捧:两手承托。负,背。以背载物。

99.“生也何恩,杀之何咎”中“咎”的意思? 提示:咎,罪过。

100.“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中“是”、“惴”的意思?

(1)A. 肯定 B. 否定 C. 这个 D.那个

(2)A.烦恼苦闷 B.情绪低落 C. 惶恐不安 D. 忧心如焚 提示:(1)C (2)C

101.“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中“缘”、“穷”的意思? (1)A. 名词 B. 形容词 C. 副词 D. 动词 (2)A. 尽头 B. 穷苦 C. 用尽 D. 极端 提示:(1)C (2)A

10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 依旧 B. 犹豫 C. 犹如 D. 如今 提示:A

10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中“为”、“志”的意思? (1)A .做 B. 充当 C. 是 D. 变成 (2)A .志愿 B. 志士 C .记录 D. 标志 提示:(1) B (2)C

104.“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中的“推”字应解释为: A .推倒 B. 推测 C. 推行 D. 推崇

提示:B

105.“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中的“苟”字应解释为: A. 随便 B. 如果 C. 苟且 D. 苟活 提示:B

106.“其积於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於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中的“发”字应解释为:

A. 发现 B. 发展 C. 发挥 D. 发布 提示:C

此句的修辞方法为:

A. 对仗 B .对偶 C. 排比 D .比喻 提示:B.D 修辞作用:

A. 抒情 B. 议论 C. 叙事 D. 说明 提示:B

107.“举酒属客”中“属客”的意思? 提示:

属(zhǔ)客,劝客人饮酒。属,斟酒劝客。

108.“纵一苇之所如”中“纵”、“所如”的意思? 提示:纵,放任,听凭。所如,所往 109.“凌万顷之茫然”中“凌”的意思? 提示:凌,乘。

20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冯虚”、“御”的意思?

提示:冯虚,依托太空。冯,通凭。虚,太虚,天空。御:驾。 201.“击空明兮溯流光”中“空明”、“溯”、“流光”的意思?

提示:空明,月光映照出的澄澈的江水。溯(sù),逆流而上。流光,指江面上随波浮动的月光。

20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幽壑”、“潜蛟”、“泣”、“嫠(lí)妇”的意思

提示:舞,使??起舞。幽壑(ha),深渊。潜蛟,潜藏的蛟龙。“泣”,使??哭泣。“嫠(lí)妇”,寡妇。

20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中“缪”的意思?

提示:缪(liáo),通“缭”,盘绕,环绕,有连接意。 204.“渔樵于江渚之上”中“渔樵”、“渚”的意思?

提示:渔樵,在这里做动词用,喻被放逐在江湖间。渚,沙洲。 205.“侣鱼虾而友麋鹿”中“侣”、“友”的意思?

提示:“侣”、“友”,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侣鱼虾,即以鱼虾为侣。“友麋鹿”:即以麋鹿为友。 206.取之无禁”中“无禁”的意思? 提示:无禁,没有任何人来禁止。

207. “从数骑出微行”中“从数骑”、“微行”的意思?

提示:从数骑(jì),有数骑跟从。微行,古时帝王或朝廷高官外出,穿着平民的衣服,以隐藏自己的身份。

208.“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中“.瞿然”、“署”的意思?

提示:瞿然,即瞪大眼睛,全神贯注的样子。署,即题字。指批示或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