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及防范对策-精品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37: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简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及防范对策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和本质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

虚无主义这个词语最开始是从拉丁语中的“nihil”演变而来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虚无主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意义和目的,也没有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其中一小部分,它只是一部分人为了否定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名词。它否认历史的客观规律性,无视历史事实而承认历史支流,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放大历史中的阶段性错误从而否定整体过程,通过对我国某些阶段性错误的分析,来抹黑我们革命先辈的光辉成果。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1. 历史虚无主义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史为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而历史虚无主义则完全违背了这一原则,歪曲历史、不尊重史实,推翻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利用历史的支流和个例得出错误的结论,标榜自己是“理论创

新”“理性思考”来扰乱群众的思想。

2. 在历史的研究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完全违背全面、客观的研究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是把独立的历史事件和整个历史的发展规律统一起来,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客观的研究历史。而历史虚无主义恰恰相反,它往往是脱离历史实际,主观的、局部的评价历史,无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把个例当普遍,轻易的推翻过去,草率的下结论,并美其名曰“创新成果”。 3. 在历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是完全抛弃阶级分析的研究方法

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它的身影http://baike./view/1544680.htm。所以,我们应该用阶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历史。而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掩饰他们资产阶级的立场,否认阶级分析法的科学性,用模糊的人性论取代阶级论,声称他们是所谓的客观主义,无视社会阶级斗争这一基本事实。这是他们在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常用的做法的。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危害 (一)历史虚无主义歪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在人们对自身行为进行定向和调节过程中有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自我认识,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都是由价值观决定和影响的。然而,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

已经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之下,他们的价值观变得扭曲,对未来的发展感到不知所措和迷茫。他们要么以消极、玩乐的态度对待生活,或是在遇到不顺的时候对社会表示愤恨,成为了“愤青”,对现实社会有种种不满,想要改变现状却脱离正轨;要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上,只知道贪图享乐,追逐金钱,罔顾自己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把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处事原则和人生目标,违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忽视社会和国家的集体利益,最终走向价值观的极端。 (二)历史虚无主义瓦解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史观,它是片面、孤立的,它根据自己的主观和政治需求来选取历史片段,甚至是歪曲、改造历史,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完全对立的。一些大学生因为历史知识不全面、不系统而受到唯心史观影响,在分析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分析方法,只是看到了历史表象,没有发现本质。这是一个严重的历史观问题。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不停的侵略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大学生历史观混乱,最终瓦解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历史虚无主义消减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历史虚无主义竭力否认和诋毁传统文化,他们宣称传统文化是腐朽的、落后的,应该被淘汰的,宣扬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