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合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00: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课程教案

[实验名称]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合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了解大分子官能团的反应特性及聚乙烯醇的一种改性方

法。学会正确使用机械搅拌器。

[教学重点]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原理,正确使用机械搅拌器。 [教学难点]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陈述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讲述]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大分子官能团的反应特性及大分子的一种改性方法,即通过聚乙烯醇(PVA)的缩醛化反应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即胶水。 2.学会正确使用机械搅拌器。

[提问并复述] 【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为白色粉末,是由聚醋酸乙烯酯经水解或醇解而成。聚乙烯醇分子内含有官能团-OH,当其与不同醛类进行缩合反应就形成缩醛。这种缩醛化反应可以在分子内部发生,也可以在分子间发生,分子间缩醛化反应是一种高分子交联反应,反应式为:

*HCH2COH*+ RCHOn*CH2H2CCHCHOCHROm

[讲述] 【背景知识简介】

早在1931年,人们就已经研制出聚乙烯醇(PVA)的纤维,但因其的水溶性大而无法实际应用。利用“缩醛化”减少其水溶性,就使得PVA有了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用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PVF。随缩醛化程度不同,性质和用途有所不同。控制缩醛在35%左右,所得到的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就是人们熟称的“维纶”(vinylon)。维纶的强度是棉花的1.5~2.0倍,吸湿性5%,接近天然纤维,又称为“合成棉花”。工业上维纶的制造是将15%聚乙烯醇经0.07 mm左右孔径的喷丝头制成丝,经一系列处理后再与甲醛缩醛化反应。由于缩醛化反应,聚乙烯醇中的—OH大大减少,降低了亲水性,得到耐水性维纶纤维。

在PVF分子中,如果控制其缩醛度在较低水平,由于PVF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基和醛基,因此有较强的粘接性能,市售的107胶水即为聚乙烯醇缩甲醛产物。除用作普通胶水外,PVF胶水还大量用于建筑内墙刷浆,能提高墙粉和水泥砂浆的粘附力及抗冻性,也可用于皮革、木材、塑料、壁纸和织物服装的粘结。聚乙烯醇缩丁醛主要用于无机玻璃粘接。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 [演示] 【实验装置及使用说明】

[1]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装置图

1. 搅拌;2. 四氟塞;3. 温度计;4. 温度计套管;5. 回流冷凝管;6. .三口烧瓶

[讲述] 【实验步骤】

在250 mL 三颈瓶上安装机械搅拌装置和回流冷凝管。将2.5 g 聚乙烯醇置于三颈瓶中,加水30 mL。慢慢开启搅拌,水浴加热至80 ℃,待聚乙烯醇全部溶解成透明溶液,加入5滴浓盐酸,搅拌5分钟,测pH = 1-2,冷至50 ℃,慢慢滴加0.7 mL (约14滴)甲醛溶液[2],加完后缓慢升温并保持80 ℃,反应40分钟,反应液逐渐变粘[3],趁热倒至烧杯[4]。降温至50 ℃,用10%NaOH溶液调至体系的pH = 8-9,冷至室温,产品呈透明粘稠状。

【实验流程图】

250 mL三颈烧瓶:2.5g聚乙烯醇,30 mL水水浴80oC搅拌约30min聚乙烯醇透明溶液5滴浓盐酸,搅拌5 min测pH值1-2冷却至50oC滴加0.7mL甲醛水浴80oC搅拌约40min烧杯: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粘稠溶液冷却至50oC10% NaOH调节pH值8-9胶水[讲述] 【注释】

[1] 反应过程中需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使产物保持水溶性。如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

局部高缩醛度,导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胶水中,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全部过程用水浴加热。)

[2] 控制甲醛用量,加入过多,在产品中会留有较强的刺鼻气味。

[3] 继续搅拌,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冷却、出

料,迅速加入10%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9,所获得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即为胶水。

[4] 反应结束后尽早用热水将烧瓶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