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4:33: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看百万吨油田巨变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

从2003年开始建设,西峰油田已走过了6年的发展历程。昔日沉寂了数万年的“聚宝盆”,已变成年产百万吨的大油田,凸显出绿色油田、数字油田、人文油田、和谐油田的无穷魅力。抚今追昔,这朵中国石油工业的奇葩绽放着独特而绮丽的光彩。

——题记

近日,记者在西峰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总控室,感受到了油田数字化的神奇。方圆几千公里的油田、两千余口油水井的生产情况如何?运转是否正常?打开电脑点一下鼠标,你想要的信息,在屏幕上立即出现,一目了然。一位作业区经理说,是信息资源管理和数字化油田建设,让西峰油田充满了勃勃生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分散管理VS集中控制

“现在,我们只要坐在这里,轻轻地点一下鼠标,西峰油田4个作业区220个井场的两千余口油水井的生产情况就可尽收眼底,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2月11日,西峰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总控室工作人员金雯告诉记者。

西峰油田在生产组织方面应用了油水井和站库的视频监控、GPS车辆管理和外输管线泄露自动报警系统。大屏幕等离子显示屏将分布在数公里之外的井组现场生产情况,从多角度、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屏幕上;而油井的生产参数则通过抽油机上安装的传感器和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无线输送到中控室的电脑上,经专门研发的软件计算后以图形和数字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实现了对油井生产的实时监控;新开发安装的GPS系统,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准确地判断油区内所有车辆的即时行驶路线、行驶速度、所在方位,实现了对生产车辆的遥控指挥。

以西峰油田采油四区为例,目前共有生产井211口,阀组14个,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要完成这些生产井和阀组的管理,至少需要7个人,而现在信息监控岗一个人通过对这些画面进行监控就完成了对油井和阀组的管理工作。

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各采油区机关按照职能划分为生产技术室和综合管理室两个专业组室。将基层由以前的井区运行管理方式,改变为以车组为主的生产管理单元,生产管理单元由巡井岗组、站控岗组、专业维护组、市场化服务队伍构成,由采油区直接管理到岗位。与老油田相比,西峰油田压缩了管理层级,实现了组织机构的扁平化。

生产指挥方式也由过去的主管部门和主要管理者亲自到现场指挥、落实,转变为上网浏览、查找问题并实现远程决策,提高了生产指挥效率和生产应急能力。日常管理由直线型向网络化转变,形成了专业管理、日常管理、现场管理互为一体、相互作用的立体矩阵式管理架构。对油井参数、工况、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强化了过程监督,细化了环节控制,使西峰油田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信息分割VS资源共享

在老油田,整个油田生产、经营、党群的信息往往是条块分割,要想了解一个信息数据,要在一个个岗位、部门查找,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信息不能实现共享,既浪费了人力、物力,更浪费了资源,工作效率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而在西峰油田,只要进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你可以了解和掌握你所需要的任何数据和信息。

通过企业信息化和数字油田的建设,改善区域内部信息沟通、数据整合能力。在西峰油田由信息导向、综合管理、油田开发、生产管理、油田注水、机械采油、原油集输、QHSE、系统管理9大板块构成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包含了采油区各个方面的信息,真正实现了网上信息共享,为网络化管理、自动化管理、无纸化办公铺平了道路。中控室工作人员每天将各种数据及时录入,保证了各种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准确掌握油水井生产动态和生产信息,制订各种技术性措施,为生产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对于每天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了解,进一步实现了对油井的远程管理,只要网络到达的地方,都能随时随地看到油井的生产状况。这一技术的日益完善,为工艺技术人员、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实用的管理平台。

第一作业区经理耿庆伟把这套系统的特点概括为两个字:高效。这种高效直接体现在工作效率、出油效率和生产利用率的提高。他认为,作为各级管理者,随时、随机掌握生产数据十分关键。过去,数据依靠人工采集,间隔周期长,容易造成生产指挥滞后;而今,该作业区领导及管理人员只需轻点一下鼠标,各种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油田的各种数据以及电流、功图、液位、压力、温度的异常变化、生产中的故障点等都一目了然,便于及时、准确、快捷地指挥协调。

体力劳动VS脑力劳动

“如今在西峰油田,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应用,让采油工人摆脱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生活,操作起电脑了!”

“我妈妈也曾经是一名采油工,管着好几口井,不论刮风下雨每天要走十几公里的路,到每个井口取样化验。晚上一个人驻守在井场,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吓得直哭。现在,我们这代采油工可舒服了,坐在电脑前点一下鼠标,每口井的情况就清楚了。去年10月份,我带着妈妈来站里参观。看到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妈妈激动得眼泪直淌:?现在多好,不用再天天跑野外,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你们真是一代幸福的采油工啊!?”

“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驻井生活的寂寞孤单,让好多姐妹想尽一切办法要离开这个工作岗位,现在可好了,我们再也不用24小时驻守在井场,高科技让我们的工作变得简单多了!”

……

这是记者在西峰油田采访时,几位采油女工向记者吐露的心声。采油女工的话语很平实,却让记者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力量来自科技创造,来自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在西峰油田,数字化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油田的生产运行效率;降低了建设投资,地面建设投资仅占到整个开发投资的23%,比“安塞模式”下降了12%;催生了新的管理方式,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力投入。

不仅如此,西峰油田的数字化管理还产生了伴生效应:在开发过程中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注重环保和污染防治技术研究,配套了丛式井钻井技术、伴生气综合利用、采出水处理、节能设备等技术,打造了环保型、节约型油田;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线员工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技能操作,而是通过企业组织的在线培训,向更高层次迈进,主动投入学习在西峰油田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