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考试试卷1-12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3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1-12)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4年临床护理实践指南(1-12)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D

A. 腋下测温10min后取出读数 B口腔测温3min后取出读数 C直肠测温3min后取出读数 D以上均正确

2、听诊时通常按瓣膜病变好发部位的顺序进行,正确的是:E

A.三尖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二尖瓣区。 B.二尖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C.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D.主动脉瓣区→二尖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E. 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3、肠鸣音听诊点位右下腹,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B A.2-3次 B.4-5 C.6-7 D.6-8

4、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环甲膜穿刺点是:A A.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B.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交界处。 C.甲状软骨下缘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D.甲状软骨下缘与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E. 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5、四肢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A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6、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应采用:D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7、皮内注射操作方法:C

A.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角刺入皮内,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B.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1.0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C.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D. 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角刺入皮内,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8、头、面、颈部的外伤出血应采用:B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9、关于常用标本的采集,下面正确的是:E

A. 护士应了解各种检验的目的 B. 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

C. 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D.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标准预防措施 E.以上均正确

10、护士执行医嘱为患者采血做生化检验,抽血时护士应告知患者:E

A. 告知患者血标本采集的目的 B. 告知患者晨起空腹时抽血 C. 告知患者按压穿刺部位 D. 告知患者按压时间 E.以上均正确 11、对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维护,冲封管应遵循的原则是:B A. 应遵循药物注射、生理盐水、肝素盐水的顺序原则

B. 应遵循生理盐水、药物注射、生理盐水、肝素盐水的顺序原则 C. 应遵循生理盐水、药物注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的顺序原则 D. 应遵循生理盐水、药物注射、 肝素盐水的顺序原则 12、PICC,该缩写是:D

A. 中心静脉导管B. 置入式静脉输液港 C.外周静脉导管 D.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 13、使用微量泵输液,更换药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

A. 先夹闭静脉通道,暂停微量泵输注,取出注射器,更换完毕后,放回微量泵,复查注射程序无误后,再启动微量泵开始注射。

B. 先暂停微量泵输注,出注射器,更换完毕后,放回微量泵,复查注射程序无误后,再启动微量泵开始注射。

C. 先夹闭静脉通道,出注射器,更换完毕后,放回微量泵,复查注射程序无误后,再启动微量泵开始注射。

D. 取注射器,更换完毕后,放回微量泵,复查注射程序无误后,再启动微量泵开始注射。

14、患者测量体温前( C )min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 A.10min B.20min C.30min D.40min 15、输血后的空血袋需保留(D)小时。 A.10 h B. 20 h C. 12h D.24 16、直肠给药患者用药后至少平卧(B)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30分钟 E.1小时 17、心肺复苏时氧流量调节至少(有氧时)(A)L/min A. 10~12 B.8-10 C.6-8 D.4-6 E.以上均不正确

18、膈下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操作要点不正确的是(E) A.患者取立位或站位(意识清) B. 术者站于患者身后 C. 一只手握成拳、大拇指侧放在患者腹部中线 D. 用力要适当,防止暴力冲击

E. 肥胖、妊娠后期也可使用Heimlich手法

19、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操作注意事项,下列哪项不正确(B) A. 除颤时远离水及导电材料 B. 用酒精清洁并擦干皮肤 C. 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 D. 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

E. 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除颤时,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cm 20、洗胃时每次灌洗胃液( E ) ml

A.200-300 B.200-400 C.200-500 D.300-400 E.300~500 21、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实施正确的震颤法:(B)

A. 双手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呼气时自下而上振颤、振动加压 B. 双手交叉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呼气时自下而上振颤、振动加压 C. 双手交叉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呼吸时自下而上振颤、振动加压 D. 双手交叉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吸气时自下而上振颤、振动加压

22、体位引流应在:(C) A. 餐前3h或餐后30min进行 B. 餐前 30min或餐后1h进行 C. 餐前1~2h或餐后2h进行 D. 餐前20min或餐后30min进行

23、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应注意:(E)

A. 操作前测量气囊压力 B. 操作前后认真清点棉球数量,禁止漱口,可采取口鼻腔冲洗。 C. 检查气管导管深度和外露长度,避免移位和脱出。 D. 躁动者适当约束或应用镇静药 E.以上均正确

24、护理腹腔引流患者时,应观察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当发现哪些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E)

A.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增多 B.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改变 C.患者出现腹胀、发热 D.生命体征改变 E.以上均是

25、关于叩击或振颤法,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A) A.在餐前30min或餐后1h进行。 B.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

C.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脊椎、胸骨、肩胛骨)部位。

D.振颤法:双手交叉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呼气时自下而上振颤、振动加压。 26、成人气管插管的深度是(B)

A.15-20cm B.18-26cm C.18-30cm D.15-25cm E.以上均不正确 27、人工气道气囊充气的目的是(E)

A.固定封闭 B.防止漏气 C.保证潮气量的供给 D.防止口咽部分泌物误吸 E.以上均是 28、气管切开换药时间(A )

A.每日更换一次 B.每班更换一次 C.三天更换一次 D.每周更换一次 E.以上均不正确 29、气管切开后拔引流条的时间是(C)

A.6-12小时 B.12-24小时 C.24-48小时 D.48-72小时 E.以上均不正确 30、吸痰管在气道的时间不超过(B)

A.10S B.15S C.20S D.25S E.以上均不正确 31、患者术后指导要点,下列哪项不妥(E)

A.指导患者适量活动 B.指导保护造瘘口、引流管的方法 C.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D.指导患者合理膳食 E.指导患者床上排便 32、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取得体位是(B)

A.平卧6-8小时 B.去枕平卧6-8小时 C.床头抬高15-30度 D.半坐卧位 E.以上均不正确 33、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哪项不妥(B)

A.病情允许可协助下床排尿 B.行导尿术 C.安定病人情绪 D.下腹部按摩、热敷 E.肌注氨甲酰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