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教案课程 (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3:10: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授课时间2012-2013年第2学统 计 学 教 案 期 教案编写时间2013年2月-2013年6月 课程名称 统计学原理 课程代码 学 分 总学时:56学时 理论:50学时 实验:6学时 课程性质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必修课(?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 胡传峰 职称 助教 会计5111、5112、5114;人力5111、5112 教材: 肖彦花,统计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 徐国祥、刘汉良等,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 袁卫等主编,《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高嘉英等主编,《统计学》,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吉利/何书元,统计教学案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刘春英,应用统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教材和主要参[6] 何晓群编,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考资料 [7] 杨世莹编,Microsoft Excel2002函数、统计与分析应用范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8] 洪楠编,STATISTICA for Windows统计图表分析教程,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9] (英) ott,统计学方法与数据分析引论(上下),科学出版社,2003 [10](美)Sheldon ,随机过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11](美)特利尔,孙山泽译,缺失数据统计分析,第二版翻译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教学中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培养利用数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上机操作、社会实践和课堂练习等方式。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和 难 点 重点:统计调查方案与调查方式,统计分组与统计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和长期趋势的测定,综合指数的编制和指数因素分析,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和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等。 难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统计表的编制,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相对指标的比较,标准差的计算,长期趋势的测定,指数因素分析,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等。 课程进程安排

理论学时 4 4 2 2 4 实验学时 周 数 授 课 内 容 1 2 第1章 导论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3 4 5 6 第5章 综合指标 第5章 综合指标 4 4 2 2 4 2 2 4 4 4 2 50 7 第6章 抽样推断 8 第6章 抽样推断 第6章 抽样推断 第8章 相关和回归分析 第9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第9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第10章 统计指数分析 第10章 统计指数分析 实验(3-502) 实验(3-502) 9 10 11 12 13 14 合计 2 4 6 注:本课程教学计划周为14周,每周4学时,总课时56学时,安排在1-14周进行。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第1章 导论(4学时) 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认识,使同学学习之后对统计教学目的 学的学科性质和学习任务有一个总体了解,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教材大致结构。 1、 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3、了解国家统计职能,任务,组织和管理。 教学重点 重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难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方法 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