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53: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比iT为0.559;左轮向左转44°时,拉杆机构传动比iD=0.668,梯形机构传动比iT=1.855

摇臂轴上阻力矩MP 的计算。当轮胎阻力矩为MS时,相应的作用在摇臂轴上的阻力矩MP:

1?MP?如果考虑系统摩擦则

1ITID?MS1IT??TMP??MSID??D1? 式中:

ηT 梯形机构效率,取0.8 ηD 拉杆机构效率,取 0.8 代入数据得

11.855?0.8?1723.1?5397.1MP?左轮向左转时: N.m 0.668?0.81?

11?左轮向右转时: 0.559?0.8MP??1723.1?4939.91.411?0.8 Nm 动力转向器的计算

如果动力转向器的缸径选择120mm,螺杆直径为13.677mm,在压力为13.0 Mpa时,摇臂轴上确保输出扭矩M=6149N.m

显然,动力转向器输出扭矩稍大于摇臂轴上的阻力矩,动力转向器能满足超载使用要求。

9.2第二轴动力转向能力计算

双前桥中的第二桥的动力转向助力一般由随动助力缸或者随动助力转向器提供。随动助力缸实际上就是一个动力缸,主要尺寸是动力缸内径和活塞行程。随动助力缸油压由动力转向器提供,活塞移动行程与方向由中间拉杆控制。随动助力缸提供的是油缸伸张输出力与油缸压缩输出力。根据第二桥的负荷与转角选择动力缸内径与活塞伸张/压缩行程。随动助力转向器与随动助力缸稍有不同,随动助力转向器提供的是摇臂轴的输出力矩,随动助力转向器是集转向器与动力缸于一体。相同的是随动助力转向器的油压也由动力转向器提供,摇臂轴的摆角与方向也由中间拉杆控制。采用随动助力缸的优点是因为随动助力缸结构简单,外形尺寸较小,因而拉杆系统布置较灵活,比较适合改装车改装用。缺点是杆系结构稍微复杂一些。采用随动助力转向器的优点是杆系结构简单一些。缺点是因为随动助力转向器的外形尺寸较大,占用的空间较大,随动助力转向器一般布置在车架上平面,不太适合改装车改装用。

第二轴动力转向能力计算,与第一轴动力转向能力计算类似。同样,随动助力缸的缸径、最高油压、最大输出力的选择,也要考虑轮胎的原地转向阻力矩,拉杆系统的角传动比。随动助力缸的油压由动力转向器提供,最高油压与动力转向器相同。随动助力缸输出的力过大时,也会使使杆系和车身变形;随动助力缸输出的力过小,车辆超载时,动力转向也失灵。原则是保证随动助力

缸输出的力稍大于第二直拉杆作用于中间垂臂力。

原地转向力估算与第一轴相同,因为第二桥的轴荷与第一桥相同,因而轮胎阻力矩Ms也为1723.1Nm.

第二轴拉杆机构传动比计算。通过计算机优化设计:第二轴左轮右转28.5°时,拉杆机构(从垂臂到上节臂)传动比iD为1.231,梯形机构(从上节臂到右梯形臂)传动比iT为0.694。

左轮向左转34.4°时,拉杆机构传动比iD=0.835,梯形机构传动比iT=1.495

轮胎阻力矩作用到中间垂臂轴上的力矩MP2 的计算。当轮胎阻力矩为MS

时,中间摇臂轴上的阻力矩MP2:

1?MP2?

如果考虑系统摩擦则

1ITID?MS1?MP2?式中:

1IT??T?MsID??D ηT 梯形机构效率,取0.8 ηD 拉杆机构效率,取 0.8

代入数据得

11.495?0.8?1723.1?4736.3MP2'?左轮向左转时: N.m 0.835?0.81?

11?左轮向右转时: N.m 0.694?0.8?1723.1?4901.2MP2\?1.231?0.8

转向助力油缸作用于中间垂臂的力矩计算:

转向助力油缸工作缸径φ50;连杆直径φ25,接油缸的中间垂臂有效长度H1=0.2569m。

在效率η=90%,油压为P=13MPa时,油缸伸张输出力

FS?P油缸伸张输出力矩:

?D24?10?4??13?106???52?10?4?0.9/4?22972.5NMs=Fs*H1=22972.5x0.2569=5901.6 Nm

在效率η=90%,油压为P=13MPa时,油缸压缩输出力

Fy?P?(D2?d2)4?10?4??13?106???(52?2.52)?10?4?0.9/4?17230N油缸压缩输出力矩:

My=Fy*H1=17230x0.2569=4426.3 Nm

动力转向器提供给中间垂臂富余力矩的计算。因为中间拉杆连接第一垂臂与中间垂臂,如果动力转向器的输出力矩大于第一前桥的阻力矩时,动力转向器还有富余的力矩提供给中间垂臂。

左转向时,动力转向器作用于中间垂臂轴的力矩: M’=(6149-5527.9)x230/187=764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