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5:01: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明珍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3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死;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8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1]。老年人为脑梗死的高发人群, 在临床治疗期间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不仅可促进患者快速痊愈, 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旨在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55~74岁, 平均年龄

(64.6±7.1)岁;对照组男27例, 女18例, 年龄56~76岁, 平均年龄(65.3±6.8)岁。全部患者均经CT、MRI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提醒注意事项及基本肢体恢复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脑梗死表现为发病急、发病重特点, 患者由于自身生理功能障碍会难以接受, 易表现为焦躁、不安、沮丧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 及时了解患者内心需求, 并针对患者心理及情绪特点给予个体化心理疏导, 以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中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可经录像、图片、多媒体等方式给予健康宣教, 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请恢复良好患者现身说教, 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环境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最新理念是提供人性化服务, 对于脑梗死患者病房环境护理为其基础服务之一, 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护理, 保障病房环境的的整洁干净、舒适安静, 地面光亮洁净, 为患者提供良好就诊环境。③重点与细节护理。主管护士应定期护理工作研讨会, 提出护理重点内容, 建立脑梗死护理工作制度。此外还需保证导诊、陪检、送检及配送的全程性。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 促进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程综合优质护理服务。④康复护理。脑梗死导致的功能障碍尚无有效药物控制治疗, 但提供康复护理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功能。临床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中将优质护理作为前提, 根据患者病情恢复差异针对性给予分期功能训练, 采用一对一模式, 护理人员应每天给予患者床边指导训练。训练期间应积极鼓励患者主动配合功能康复锻炼, 逐渐增加活动量, 促进患者生理功能康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中包括三个等级, 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②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经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价法评估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③日常生活能力:经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则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对健康需要也不断提高, 医疗竞争重点逐渐偏向于服务, 因此为护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2]。现随着医疗体质改革不断深入, 优质护理服务不断优化, 可强化质量管理, 推进护理改革, 丰富护理文化等[3]。脑梗死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 可引发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性脑梗死治疗难度较大, 病程长且并发症较多, 且老年患者体质较低, 预后效果较差, 多伴有活动受限、意识障碍等, 加大护理工作难度[4]。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急, 且存在严重生理、心理问题, 因此应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5]。本研究中,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经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效果良好, 临床可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粹, 王延芬.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14):15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魏莹.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4(4):86 -87.

[3] 谭霞.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9):194-195.

[4] 陈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5(2):633-634.

[5] 李雪铭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 24(3):1367. [收稿日期: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