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21:0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2课“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进行朗读和圈点勾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关键语句,提高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知文中蕴涵的家人之间朴实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品评欣赏文章。 教学方法:讨论与点拨相结合;品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课题和作者。

《散步》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人的喜欢。它已经成为传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齐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朗读,或师范读),学生听读,感知课文内容。 2.思考:(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2)课文主要表现什么主题?(亲情)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以课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作为全文理解与分析的切入点,抓住三个关键词,依次进行品读。

(一)品读“我们”

1.师读第一句,设问:“我们”有哪些人?(我,母亲,妻子,儿子)句中的两个“我的”是否多余?

2.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口之家,家庭成员各有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俗话说“言为心声”。一个人说的话最能表达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找出并勾画文中人物说的话,用演读的方式来探究人物的特点。你觉得谁挺有意思,你就把他的话读好,并且点评几句。

3.学生自主寻找勾画,并演读。师【投影展示】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4.学生汇报交流(演读并点评人物),教师点评(朗读指导、人物特点)并归纳整理。 (1)孙子:(重读“也是”)可爱、聪慧、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我:体贴、温柔、坚定;很孝顺,很理解老人;很理性,知道自己的责任;顾全大局,爱家里的一切人。

(3)“母亲”:很慈祥,疼爱孙儿;理解儿子的难处,他不想让儿子为难,很开明;善解人意,能够感受所有人的感受。

(4)“妻子”在文中没有说话,请根据提示,为她设计一句话。 【投影展示】 我说:“走大路。”

妻子说:“ 。”

点拨:品读“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设想妻子会怎样说话。 小结:妻子很贤惠。

5.小结:这就是“我们”。当再读“我们”这个词语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温暖、安全、幸福、有归宿感)

6.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带着“慈爱”、“孝顺”、“贤惠”和“聪慧”来读。 (生读:我们在田野散步。) (二)品读 “田野”

1.“我们”散步的地方,特别值得研究,不是马路上,不是小区里,不是公园里,而是在——田野上!速读课文,找出表明是在“田野”上散步的语段或句子。(学生汇报)

2.品读“田野”。现代人离田野太远了,让我们走到田野里边去——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田野中去呢?

【投影展示1】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生朗读)

思考:这是我们的田野,更是母亲的田野,母亲看到了—— 【投影展示2】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生朗读。强调用欢欣的语气来读。重读“金色”、“整齐”、“水波粼粼”。) 【投影展示3】

就这样, 我们 在阳光下, 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

走去

(指导学生深情地读。)

启发、联想:

(1)这幅田野里的画很美很神奇哟!菜花?你的头脑中会蹦出什么诗?(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桑树更美。我们常说“沧海桑田”,干嘛不说“沧海桃田”呢?在《范进中举》中刚学过一个词“桑梓”,什么意思?为什么称故乡为“桑梓”?

“桑”在中国文化中是有特殊的意义的。有诗为证: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中国古代有一位美女叫罗敷,汉乐府中写她的美,就写她“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可见,有“桑”的地方就有——人家,就有生气,就有和平……

齐读,加深理解。【投影展示】

我们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 桑树和鱼塘走去。

启发、引导:

(1)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鱼塘走去,就是向 走去!(和谐、快乐、幸福、美丽……)

(2)进一步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吗? 【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衬托幸福的心境,铺垫出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暗示出多元深刻的主题。

(三)品味“散步”

1.我们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什么是“散步”呢?散步不是跑,不是跳,不是追,不是捱,不是挪。是一种挺美好的“走”。什么样的“走”才算散步呢。课文最后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生命的秘密。快速找出,并齐读——“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2.启发思考:

(1)为什么走得“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2)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这样一个表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表现中年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主题居然用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就表现出来了,这种写法叫什么?(以小见大)

四、总结

1.品读这篇散文,我们应该获得了不少美的享受和深刻的人生启示,你能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吗?

回答示例:生命、责任、爱、温暖、担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