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复习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3:1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笔记

第一章 总论

考点1.路基路面的基本性能要求(详见P.5)

1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两个方面; ○

2稳定性,即能否经受住各种不稳定状态而保持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几何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

3耐久性,即能够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 ○

4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是影响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及运输效益的重要指标; ○

5表面抗滑性能,以保证车辆和路面之间具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 ○

考点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详见P.7)

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土的类别 ○

考点3.路基土的分类(详见P.8)

我国根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划分为11种土。

巨粒组(大于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巨粒土。粗粒土分砾类土和砂类土两种,粒类组(2~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为砾类土。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50%的土称为砂类土。细粒组(小于0.075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总称为细粒土。特殊土主要包括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和盐渍土。

考点4.公路自然区划(详见P.12)

公路自然区划分三级进行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7个大区:

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Ⅱ区——东部湿润季冻区; 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Ⅳ区——东南湿热区; Ⅴ区——西南潮暖区; Ⅵ区——西北干旱区; Ⅶ区——青藏高旱区;

二级区划是在每一个一级区内再以潮湿系数为依据,分为6个等级,再结合各个大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地貌类型、自然病害等因素,将全国分为33个二级区和19个二级副区。三级区划是二级区划的具体化,划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水热。地理和地貌为依据,一种是以地表的地貌、水文和土质为依据,由各省、自治区自行划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考点5.冻胀和翻浆(详见P.16)

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春暖化冻时,路面和基层结构由上而下逐渐解冻,而积聚在路基上层的水分先融解,水分难以迅速排除,造成路基上层的湿度增加,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便大大降低。若是在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将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裂隙中冒出,形成了翻浆。

考点6.路基土干湿状态的划分(详见P.16)

路基土按照干湿状态的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上述四种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ωc1、ωc2、ωc3来划分。稠度ωc定义为土的含水率ω与土的液限ωL之差与土的塑限ωP与土的液限ωL之差的比值,即

?c?(?L??)/(?L??P) 式中:?c——土的稠度; ?L——土的液限; ?——土的含水率; ?P——土的塑限;

对于新建道路,路基尚未建成,无法勘测路基的湿度状况,可以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和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即:

H1相对应于?c1,为干燥和中湿状态的分界标准; H2相对应于?c2,为中湿和潮湿状态的分界标准; H3相对应于?c3,为潮湿和过湿状态的分界标准。

考点7.路面结构的层位、功能和材料(详见P.24)

层位 面层 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 基层 垫层 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中去(实际上是路面结构的承重层) 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和较好的平整度 功能 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性能和温度稳定性,而且还应该要求 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材料 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 各种结合料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和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和土、砂、石组成的混合料 一类是由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考点8.路面分类(详见P.26)

按面层使用的材料,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等。 在工程设计中,主要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性出发,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 路面类型 柔性路面 刚性路面 半刚性路面 力学特点 总体结构刚度较小,在荷载抗压强度高,抗弯拉强度高,具有较高刚度处于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的作用下竖向弯沉较大,路的弹性模量,故呈现出较大的刚度 之间 面结构本身的抗弯拉强度较低 工作状态 通过各结构层将荷载传递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水泥混凝土结构 给土基,使土基承受较大的层处于板体工作状态,竖向弯沉较小,单位压力。路基路面结构主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拉强度来承受车辆的荷载,通过板体的来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扩散分布作用,传递给基础上的单位压力较柔性路面小得多。 范围 主要包括各种用沥青处理主要指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或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路面结构。 置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和铺筑在它上面的沥青面层 构 第二章 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考点1.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详见P.30)

当量圆的半径?可以按下式确定

??P ?p式中:P——作用在车轮上的荷载(KN); p——轮胎接触压力(KPa); ?——接触面当量圆半径(m);

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一个圆表示,称为单圆荷载;如用两个圆表示,则成为双圆荷载。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和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分别按式(2-2)、式(2-3)计算:

d?D?4P?p (2-2)

8P??p2d (2-3)

我国现行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轴载BZZ-100的轮载P=100/4KN,p=700KPa,用式(2-2)、式(2-3)计算,可分别得到相应的当量直径为: d?0.213m,D?0.3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