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管理沟通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2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沟通问题研究

[摘 要]当今社会,知识生产力已经或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以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增值率、知识的共享率和创新力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管理模式。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知识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沟通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管理沟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 键 词]知识型员工 管理沟通 知识共享

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一个由知识主宰的新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管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而知识管理的重点是知识的有效研究与开发、员工知识的交流、共享与培训、加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以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一方面最终是对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一、知识型员工概述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worker)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关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德鲁克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一方 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弗朗西斯·赫瑞比写到,“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

安盛咨询公司认为“知识型工作要求员工具备智力输入、创造力和权威来完成工作,而知识型员工主要包括以下人员:专业人士、具有深度专业技能的辅助 型专业人员、中高级经理”。

比尔·盖茨则认为,在信息经济中的大部分“知识员工”,是在Windows上工作,多把时间花在用微软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阅读与撰写文件、仔细研读Excel电子表格,或者是参加用PowerPoint演示的会议上。

分析以上的概念,我们可以概括出知识型员工是这样一类组织成员:具有良 好的教育背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具有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

知识型员工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劳动工人的特征,如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组织中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善于创新,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同时还包括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蔑视权威、流动意识强等。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知识型员工注重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层次较高,对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的关注和追求远远超出对金钱财富的追求。总之,知识型员工这类组织成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崇尚自由,重视自身的发展,有完善的职业规划,并要从工作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和新的知识。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金钱财富 业务成就 工作自主 个体成长 图1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注重因素

二、管理沟通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就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的确,沟通是管理的灵魂,有效的沟通决定管理的效率。管理沟通是指在企业大的范围内,围绕企业的管理运行进行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有多

种基本形式。如按照沟通途径可划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按照沟通范围划分为企业内部沟通、企业外部沟通,按照沟通行为划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等。

最早的管理沟通课程,大约是在20世纪初发展成形的(哈佛大学和达特茅斯的商学院,皆是此领域的先驱者),这是管理沟通思想最早的体现。在此之后,管理沟通理论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我们从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出,管理沟通的研究是围绕工作中的人进行的,但是对企业中的员工并没有加以区分,而是看成一个同质的整体,研究的整个路线中暗含的假设是每个人对沟通的需求都是一样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组织逐渐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员工对组织的重要性不同,组织为了增强竞争力,越来越需要以稀缺度高的员工为核心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里一个特殊的关键的群体,怎样充分发挥他们掌握的知识资源,为企业带来效益,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问题,鉴于沟通在知识的积累、应用、共享、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对知识型员工的沟通研究越来越迫切了。

根据知识价值链,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沟通主要完成以下目标(如图2所示)。 第一,企业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因此企业也要像积累资金一样,对知识进行系统及时的积累,形成企业的知识库。维娜·艾莉认为:“学习的能力已成为所有参与企业的人的新核心能力。可以发现,一个人越能学习和积累知识,他就越可能成功。这不仅是个人的目标,而且也是一个成功企业的基本原则。”而瓦勒里·卡纳维斯克更明确地概括为:“一个现代公司的基本建筑材料就是知识。”因此一个企业存在的首要前提是如何获取知识、积累知识,保证知识对企业整体的运行和创新的支持。管理沟通应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知识方面做出努力。如对于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要进行探查和编码化,加入企业的知识库。对于基于信息的知识要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采集、整理、控制,便于人们检索和查询。对于基于成员合作的知识则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发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以便进行知识挖掘,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第二,知识共享。知识是柔性和流动的,知识资源可以通过交流实现共享。为进行知识的共享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围绕共享完善知识沟通网络、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增强员工知识沟通的主动性都有利于促进沟通。知识的共享又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