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2:5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流行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浅析
作者:王红梅 王翔鸿 梁中伟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4期
【摘要】语言的变异是网络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词汇是语言各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酷语主要通过词汇的变异和发展表现出来,并影响日常交际用语。本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构成方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阐明了对这一现象所持有的看法观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 综 述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网民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评论。于是诞生了“次奥”“路过”“打酱油”等流行语,表示第一时间对某事件形成关注和讨论。而像“蛋疼”、“拙计”、“中二”等词也都是在网络爆红之后,才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语言变异现象始终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的热点,网络流行语中这些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当然值得注意,即词语原有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打破,或者改变词语原有的能指形式,或者赋予词语原有能指以新的所指内容,使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甚至语义内容都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 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网络上的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創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这就使得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1、网络载体的普及性使表达途径提供了可能
网络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2.0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传播的方式也更是日新月异。而其中对传播影响最大的非自媒体莫属。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而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短,有着140字的限制。正是因为这样的限制,强制规范了我们使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自己的表达。另一方面,因为简短地表达很难系统的“字明其意”,这就需要利用大众公认的意义符号来传达文本内容的实质。
2、网络交际的娱乐性使表达方式变得幽默生动
网络流行语借助旧词新用、语义别解、谐音、重叠等词汇变异形式,在调侃中不但非常形象,而且调节了气氛,形成一定的幽默轻松效果。这也是网络流行语得以蹿红的重要原因。如“淘宝体”的亲切,“咆哮体”的激动与幽默,“甄嬛体”的“说人话”带来的反转喜剧效果,“高晓松体”的生动表现在对行业的调侃描述上等等。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得网络流行语充满青春与活力,他们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流行语,营造出了轻松幽默的阅读气氛。如:黑旺财——《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条狗,狗者,犬者,黑犬,就是默。驴友——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菜鸟——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 3、网民群体的极化性使表达实质得到民意共鸣
近几年,网络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尤其是微博的发展更是将民意表达推向一个高潮。而随着“自由”、“民主”、“权利”等意识的渐渐觉醒,广大群众要求自由表达的呼声越来越大。在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以一种幽默、调侃、简洁的话语形式传达大众心声的方式受到大家的认可。
心理学家梅厄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群体极化就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因此,网络用语一旦诞生就会以无法预知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网络流行语。“给力”一词从网络到现实的爆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与过去“偶”、“稀饭”、“94”等网友自娱自乐独创的网络流行语不同,很多的网络流行语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若不了解这些热词的出处,仅从字面上很难理解他们的社会含义。如“神马都是浮云”、“我勒个去”、“非常艰难的决定”、“羡慕嫉妒恨”等,这些网络流行语蕴涵着人们的爱憎与喜悲,表达着态度与意见。或许它们稍纵即逝,但在这些词语背后透露出公众对公共事件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意味,反映出一定的舆论“切口”与暗示,很值得玩味和思考。
二、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零度偏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界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它以修辞研究为出发点,运用“零度”和“偏离”这两个基本概念,在“四个世界”的参考框架中对语言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是独具特色的汉语语言理论。
其实,网络流行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对这个零度偏离理论也是适用的。根据这个理论,我认为,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语义偏离
有的网络流行语词语构成不变,但使用环境发生了改变,尽管同音同形,但意义效果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在理论上说,就是语义发生了隐喻抽象化的偏离,由较具体的动作域延伸向较为抽象的认知域。
如“打酱油”、“做俯卧撑”,这是两个动宾结构短语,原表示两个具体的动作行为。这两个词到了2008年的网络上,词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流行语中的“打酱油”表示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做俯卧撑”的网络流行语,源于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王兴正关于李树芬之死的介绍,表达了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 2、语法偏离
如“雷人”,本义是云层放电时击倒某人。目前网络上流行语“雷人”有新的含义,是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很无语的意思,有时也引申为因为事物的某些属性而使看到的人產生无限热爱的一种情况。
“雷”字作为网络流行语,用法比较随意,已经由本意的名词向动词、形容词发生偏移。 用例一:当动词使用,“我被那个视频雷到了”、“那人的舞蹈真是雷死人不偿命”。 用例二:当形容词使用,“你看到过山寨飙车队了吗,真是巨雷啊”、“娱乐圈里的人真是一个比一个雷”。
用例三:当名词使用,用作对某些事物的回应,“好大一个雷啊!” 用例四:成语,“天雷阵阵,气死我了,没费拉”。 3、借形赋义
如“囧”,音:jiǒng。“囧”其实是“冏”的衍生字,现代的字典里都查不到。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冏的意思为“明亮、光明”。“冏”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