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导学案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1:57: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课题《核舟记》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执笔:赵 军 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学习重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3、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词序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虞初新志》及课文作者魏学洢。 2、重点字词。

盖大苏范赤壁云 :盖,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云,句末助词无义,可不译。 轩敞:高起而开敞 启窗而观:打开,顺承关系 石青糁(sǎn )之:代词,代字迹 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的人 东坡右手执卷端 :拿 绝类弥勒:极像

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类似 诎右臂支船 :同 “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倚,倚靠。衡,同“横”。 若啸呼状:若,好像。状,形状,样子。 若听茶声然:??的样子 其船背稍夷:平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而,表转折,相当于“可是”。曾,尚,还。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为,动词,刻。

3、全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请为第二部分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4、文中介绍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有条不紊清清楚楚,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并据此归纳。)

中轩敞者为舱,船头坐三人,舟尾横卧一楫。 5、课文分述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主后次,先中间后两边,不仅显示了核舟这件工艺品结构上对称的美,也使文章在结构谨严之中,产生了很强的层次感。

1

2

(二)达标测评: 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 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作用见教参P204 2细读两篇短文,找出课文有“为”字的句子,整理在下面,比较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唐人尚未盛为之(做)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是)3、又为活板(发明)4、每字为一印(刻)5、满铁范为一板(成为)6、未为简易(算是)7、每韵为一贴(做)8、不以木为之者(刻制,制作)9、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10、为宫室(雕刻)11、中轩敞者为舱(是)12、为字共十三有四(刻)13、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刻)14、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是)15、为人五(刻) 详见“探究·练习”参考答案二

下面八句话中加点的词有四组同义词,请把同义词连起来,并解释词义。

薄如钱唇 箬蓬覆之 意思:盖。 持就火炀之 其船背稍夷 意思:平整。 则字平如砥 东坡右手执卷端 意思:拿。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细若蚊足 意思:好像。 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来雕刻),每样东西具有(每样东西的)神态。 (2)盖大苏泛赤壁云。

刻的是苏东坡泛游赤壁的故事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帽,长满络腮胡子的是苏东坡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神正注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壶中的水开了没有。 找出下列各个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板印书籍 同“版”,用雕版。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同“以”,以后。 若止印三二本 同“只”。 为字共三十有四 同“又”。 诎右臂支船 同“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 同“横”。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同“拣”挑选 (三)探究分享

学习完本课后,你对作者、字词、篇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想法,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3

《核舟记》导学案2

一、解释、翻译:明有奇巧人( )曰( )王叔远,能以( )径寸之木( ),

为( )宫室、器皿、人物,以至( )鸟兽、木石,罔< >不( )因( )

势象( )形,各具情态。尝( )贻( )余( )核舟一( ),

盖( )大苏泛( )赤壁云。

二、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写: 2、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

3、哪一句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

4、哪一句点明“核舟”的主题?

三、舟( )首尾( )长约八分有( )奇( ),高可( )

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 )篷( )覆之。旁开小窗,左

右各四,共八扇。启( )窗而观( ),雕栏( )相望( )

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 )」,

石青糁( )之( )。

3

4

四、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写:

2、这段文字重点写:

3、哪些 句子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4、本文段写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用自已的话概括这两点内容: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的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 )而多髯( )者( )为东坡,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 ),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

各微侧;其( )两膝相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 )弥勒,袒

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 )右

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 )历历( )

数也。 五、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写:

2、本文段是( )写,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3、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 ),以( )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4

5

4、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

5、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

6、本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六、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 )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 )

仰面,左手倚( )一衡( )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

七、回答下列问题:

这段文字主要写:

写舟子神情的句子是:

从文段中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 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

刻」,细若( )蚊足,钩画了了( ),其色墨。又用篆章( ) 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八、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写:

2、哪一句再次显示了雕刻家高超技艺?

通计一舟:为( )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 )不盈( )寸,盖简(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