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导学案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26: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

4、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

5、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

6、本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六、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 )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 )

仰面,左手倚( )一衡( )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

七、回答下列问题:

这段文字主要写:

写舟子神情的句子是:

从文段中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 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

刻」,细若( )蚊足,钩画了了( ),其色墨。又用篆章( ) 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八、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写:

2、哪一句再次显示了雕刻家高超技艺?

通计一舟:为( )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 )不盈( )寸,盖简( )

5

6

桃核修狭( )者为( )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

九、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写: 2、本段中哪一句呼应开头?

3、在本文段中作者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4、、综观全文,理清文章脉络,①首段中“ ”伏第二段的“ ” 和“ ”(末段)。 ②“因势象形”伏下文的“ ” ③“各具情态” ④“大苏泛赤壁云”伏下文“ ”(第二段)及“ ”(第三段) 5、、文章中具体描写了“船头”“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

6、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7、文章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8、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十、《核舟记》译文

明朝有个手巧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小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刻着)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

6

7

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横幅,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核舟记》文言词归类小卷 城南初中 赵 军 1、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虞山王毅叔远甫 2、一词多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宫室、器皿、人物 神情与苏、黄不属 为 中轩敞者为舱 属 通计一舟,为人五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人视端容寂 其人视端容寂 其 端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右手执卷端 文曰“出平山人” 佛印绝类弥勒 曰 绝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径寸之木 而 启窗而观 之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一义多词 (1)约——可 (2)历历——了了 (3)状——然 4、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一( )手卷 一( )人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篆章一( ) 一( )舟 为人五( ) 为窗八( ) 5、词类活用

(1)箬篷覆之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石青糁之 (4)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6、对下列几句“之”字的指代对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②闭之,则右刻清风徐来?? ③石青糁之 ④左臂挂念珠倚之

7

8

A.舱 雕栏 小窗 舟身 B.舱顶 小窗 刻的字 左膝盖

C.舱顶 小窗 雕栏 佛印 D.舱顶 刻的字 小窗 左膝盖 7、解释下列词语

(1)为宫室 :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罔不因势象形: (4)尝贻余核舟一: (5)长约八分有奇: (6)中峨冠而多髯者: (7)能以径寸之木 (8)如有所语:

(9)其两膝相比者: (10)神情与苏黄不属: (11)诎右臂支船: (12)珠可历历数也: (13)其船背稍夷: (14)钩画了了: (1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8、翻译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启窗而望,雕栏相望焉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6)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8)嘻,技亦灵怪矣哉!

23、核舟记 魏学洢 【作者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它是一部小说集,共二十篇,所收集的多为明末清 初人的文言短篇,并附有评语。

作者魏学洢 yī(约 1596—约 16250,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朝散文家。 他一生没有做官。生活在明末阉党横行的年代,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被诬入狱。 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曾改名换姓,昼行夜出,设法营救父亲。但魏大中终被魏党买通狱吏, 暗害于狱中。他扶柩归乡,因父亲冤案,整天号泣,不久也悲愤而死,大约只活了三十岁。 崇祯初年,皇帝下诏,旌 jīng表他为孝子。 【课文全解】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 [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曰]叫,叫做。[以]介词,用。[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为] 做。这里指雕刻。[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

以及鸟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 [木]树木。[罔 wǎng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

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具]具有。[情态]神情姿态。 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尝]曾经。[贻 yí]赠。[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

气词。大苏:就是苏轼,后人习惯于用 “大苏 ”和 “小苏 ”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泛:泛舟,坐着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