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06: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充满灵性的大自然
动物的差异远不如一般想像那么大,人类的道德意识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性本能,这种本能使动物喜欢与同类群居相伴,互表同情和互助服务。[40]达尔文的理论对西方人几千年来所奉行的信仰——人是上帝按神的形象制造,并与动物分离的特殊创造物——无疑是一场颠覆。从此以后,对动物的同情,关心与爱护,越来越成为多数人的信条。1892年,亨利·索尔特创作了《动物的权利》一书,1972年,斯坦利·古德洛维奇和哈里斯编辑了《动物、人与道德:关于对非人类动物的虐待的研究》宣称:我们必须把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原则延用到动物身上去,让我们把作为奴隶的动物与作为奴隶的人都埋葬在历史的坟墓里。[41]
1975年,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问世,这本书被誉为“动物解放的圣经”。该书认为: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人不仅应该对他人承担道德义务,也应该对动物负有道德责任。作者要求人们将平等原则扩展到动物身上,对动物应当有道德上的关怀。自此之后,提倡动物的权利,提倡动物与人类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与动物如何相处也成了生态批评探讨的对象。从19世纪初开始,人类加快了改造自然的步伐,对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动物物种的灭绝。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揭露了化学杀虫剂对土壤、河流、海洋的巨大破坏而导致的鱼类、昆虫、鸟类减少甚至灭绝,当年就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尽管人们对书中的观点意见纷纭,但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还是让西方人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危机的严峻性。
我国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较晚,文学创作上的成果也不太丰硕,但是还是有一些先行者感知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例如姜戎的《狼图腾》,讲述了狼作为自然的代表和草原的主宰,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云南哈尼族作家朗确的《最后的鹿园》讲述了人,猴群,鹿群三者之间由以往的融洽相处到最后却一同灭亡的过程,从而告诉人们,自私自利是这个结局的罪魁祸首。作者借此警示我们: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否则,最终将与这个世界一同毁灭。
作为自然化育出来的精灵,迟子建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了对动物的一种特殊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相信动物也是有情义的,动物与人是相知的,动物是有灵性的。作者所要传达的其实就是生态学意义上的众生平等原则:“不管一个动物的
[40][41]
参见(美)彼得·辛格.动物解放[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188~189.
参见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141.
- 17 -
江苏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性如何,人类都应当平等地关心它,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一样重要”[42] ,“我们应当把道德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动物,我们应当把大多数人都承认的那种适用于我们这个物种所有成员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其他动物身上。”[43]迟子建在作品中对动物形象的塑造已经在实践着这个原则。在她的眼中,狗、驴、马??这些动物,尽管无法用言语和人类交流,但它们和人一样,也具有丰富的情感,甚至比人类的情感更动人。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施用到动物身上,真正践行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原则。 一、忠诚的狗
在所有动物中,对人最忠实的莫过于狗了。,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见狗对人是多么的忠诚。迟子建对狗更是情有独钟,在她的文字里,就塑造了好几条这样忠诚的狗。
先谈谈狗与狗之间的真诚。《原始风景》中的“小夏”的故事读来不禁让人唏嘘叹息。小夏是“我”家的一条公狗,有一天它从外面带回了一条怀了孕的母狗,母亲坚决反对,并且用铁链把小夏锁起来,把那条母狗赶走。当母狗被母亲赶出家门的时候,小夏竟然哭了;而母狗被赶走后,在我们家门口足足逗留了两天。失去了伴侣的小夏不停地流泪,水米不沾,一整天都瘫在窝里不动,很快瘦得皮包骨头,最后终于病死了。狗与狗之间的情意竟能有如此重,小夏与母狗竟能生死相许,也许,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要用狗与狗之间的情深意重,来批判人世间的薄情寡义。
狗对人更是无限忠诚。在《北极村童话》中,作者第一次提到“傻子”时,就表露出了对傻子的同情:“尤其是傻子狗,傻得更可怜!”很快我和它成了好朋友。我不仅喂傻子吃饭,还“抱着傻子看天”,夏天的夜晚还和傻子对话,这里,小迎灯已经完全把傻子当成了“人”,而傻子,也把“我”当成了它的知己。你看它一天没有看到我时,就疯了似地刨土,挣铁链;而当我一声呼唤过后,它就仰过头看我,瘫在泥土上,用舌头舔我的手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傻子已经离不开我了,我也离不开傻子。傻子是我童年的玩伴,陪伴我度过了在乡下的寂寞岁月,通过写傻子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童年感受和生命交感构成自然万物与人类精
[42][43]
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17. 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17.
- - 18
第一章 充满灵性的大自然
神的对话。”[44]而当我离开北极村,返回父母家时,在轮船上,我看见了脖子上拖着铁链的傻子为了追赶我,挣断了铁链,跳进了大江,最后,“带着它没有消泯的天质和对一个幼小孩子的忠诚”,与黑龙江融为一体。不管“傻子”是否确有其狗,但作者在文中对动物的褒扬确是让人感受到动物对人的生命意义。由于不具备发达的大脑,动物的情感反而比人类来得更单纯、更可爱、更率真、更忠诚,就如这条傻子狗,当看到自己最好的的“朋友”(小迎灯)要离开它时,它的内心竟然不能接受,哪怕命舍了也要与迎灯在一起。由此可见,动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动物。《日落碗窑》中的“冰溜儿”同样对主人有着无限的忠诚。当关小明第一次让冰溜儿顶碗时,碗砸碎了,“冰溜儿连忙卧到那片碎碗碴上,想为小主人掩盖罪行”,冰溜儿的行为,正是对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所说“人类自夸的爱心、记忆、注意力和好奇心、模仿、推理等,在低于人的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有的甚至已经很发达”[45]这句话最好的验证。后来,在多次训练中,关小明与冰溜儿已经变得心意相通。最后,当关小明在训练时不小心将它的眼弄瞎时,全家人都为这件事伤心难过,“那一夜关家人的生活一下子缺了两样东西:晚饭和长夜里香甜的睡眠。关老爷子从窑上回来后也被这突然而至的一幕震动得毫无食欲??关小明在那个夜晚每隔半小时左右就要出门到狗窝前去看看冰溜儿??”后来关家人为了找齐大夫给冰溜儿看病,竟然把一家人都舍不得吃的两瓶罐头送给了他。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动物权利者的要求,他们已不仅仅把狗看成了他们家庭的一员,甚至,比人还重要。在整篇小说中,狗对人的忠诚,人对狗的关爱,是那么的相得益彰。
阿尔贝特·史怀泽说:“同情动物是真正人道的天然要素,人类与生物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正是来自天国的福音。”[46]动物对人类如此忠诚,人类实在应该同情它们,关爱它们,建立友善的关系。在迟子建的作品中,除了傻子,冰溜儿外,那只叫“伊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猎犬,也是一只忠诚的,有情有义的狗。它是拉吉达的坐骑,主人死了,它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更让人心酸又感动的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蒋百家的狗,这只狗平时都是和蒋百一起去上班,晚上一起回家。可是,有一天,它的主人蒋百“失踪”了,这只狗就满街流浪,找它的主
[44][45]
刘春玲.论迟子建作品童年母题中的物人交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50. 参见彼得·辛格.动物解放[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188. [46]
参见鲁枢元.心中的旷野[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4.
- 19 -
江苏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它每天仍然像往常一样去汽矿站迎接主人,接不到主人,也不进家门。以前威风凛凛,如今却憔悴不堪,最后终于在失去主人的痛苦中死去。《鬼魅丹青》中的猎狗奥伦,在主人乌鲁达死后,“深深悲哀着,整日嗅着主人留下的衣物,满含泪水地看着挂在柱子上的主人用过的猎枪,不吃不喝”,最终在思念主人中抑郁而亡。这里还要重点提一下《穿过云层的晴朗》中的猎狗阿黄,它一生一共跟随了6个主人,从当初在城里受训到后来的森林涉险,从黑山镇到伐木厂,到最终死在电影拍摄现场。它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生与死,爱与恨。可是它对每个主人都是忠诚的:在跟随地质队员的时候,和野猪与狼搏斗;在金顶镇,它不顾自己安危去救花脸妈,破坏电工对花脸妈的骚扰,勇斗偷肉的白厨子,尽管心中不愿意,但还是服从主人赵李红的决定去拍电影??在这部以狗眼叙事的小说里,迟子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动物的忠诚、勇敢、重情、笃义。
迟子建正是借塑造这些有情有义的,忠诚的动物形象,表达了她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生物本来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它们却被分出了等级??尊严从一开始,就似乎依附着等级而生成的,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和承认的事实。”[47](迟子建《我的梦开始的地方》)经济的发展,价值观的转变,导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诚实守信、重情笃义的君子之风越来越少见,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薄情寡义,尔虞我诈,背信弃义。而迟子建却通过塑造这些忠诚的如死士般的狗的形象,烛照了现代人灵魂的幽微。
二、其它有灵性的动物
迟子建不仅塑造了一系列忠诚的狗的形象,还塑造了好多其它有灵性的动物形象。
这里最典型的当数她的短篇小说《一匹马两个人》中那匹历经千辛万难的老马了。在迟子建的笔下,这匹马简直不是马,是人,甚至比人还重情义,有能力。这匹马是有着人的情感的:它能洞悉老头老太婆的心意,做错了事责备自己;它认为自己对老太婆的死负有直接责任,因而不想再吃草了,打算绝食而亡。这匹马总认为主人的话有道理,坚决服从命令。老太婆死后,它经常舔老太婆的画像;
[47]
迟子建.迟子建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49
- - 20
第一章 充满灵性的大自然
老头死后,马把老头拉回村庄,“每走一程就要嘶鸣一声”??这匹马是忠诚的:老太婆被摔死的那天,老马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老头仍然驱赶它,尽管它万分疲惫,可它依然不折不扣地执行主人的决定。老头老太婆都死了之后,老马在自己也年老体衰的情况下,艰难地为主人家的麦地驱赶着鸟雀;老马看到主人的仇家——薛敏母女在收割主人的麦子,就用蹄子踢她们母女俩;老马死后,变成鬼魂把薛敏的女儿印花强奸了,为主人报了仇。在这篇小说中,马已经成了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老头的儿子把马当成知己,常常抱着马头说话,等到他第二次锒铛入狱时,他叫马给他的父母送终;老太婆死了之后,老头搬进马棚,与马为伴;老马死后,王木匠建议把老马和老太婆老头埋在一起,最后,“这三座隆起的坟中,有一座坟是马的”。迟子建对动物的尊重、同情、关爱、赞美,在对这匹老马的书写中达到了极致。
另外一个颇具灵异感的动物就是《腊月宰猪》中的那头驴。这头驴具有灵异感的表现之一就是看到自己的伙伴齐小放被他父亲欺侮时,非常不满,“在经过齐大嘴(齐小放的父亲)身边时,突然用蹄子猛地踢了他一下”。表现之二就是在一家其他人都毫无感觉的情况下,它却能预知到了女主人的死。齐大嫂在豆腐房压豆腐时摔倒在地,虽然叫了声他的儿子,但他的儿子没听见,而她的丈夫正在别人家猜拳喝酒。“齐小放劈完柴火,又把它们摞到墙角,刚想进屋喝口水,忽然听见驴一声一声地叫了起来”,驴看齐小放不知它鸣叫的含义,便“用蹄子踹了他一脚,将他掀翻在地,并且更加急促地声声叫唤着”,齐小放还不明白,“驴仍然忧戚地叫着”,最终,驴用它的一系列古怪行为让齐小放找到了昏倒在地的母亲。“心有灵犀”本来是说人的,但在迟子建的笔下,和人相处很久的动物,与人类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也是可以和人心意相通的。西方国家早在1822年就通过法案,把驴子纳入动物保护范围,看来还是有道理的。
《日落碗窑》中的冰溜儿,除了前文提到过的忠诚外,也是很有灵性的。在小说的结尾,当一村人都找不到刘玉香,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是冰溜儿带着关小明在窑里找到了已经成功分娩过的她。《逝川》中的泪鱼在当地的初冬时节游过逝川,会发出哭声,被捕上岸时,眼里流出的泪水像珠玉一样,但是只要渔人安慰它们几句,它们就不哭了。在《祭奠鱼群》中,作者更点明黑龙江中的鱼是“充满灵性的”,当它们在水底感觉到俄罗斯那岸的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更为浓郁时,会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