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51: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2、试一试。 第(1)题:

(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4)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2)题: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本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一摆,并认真观察,对比镜面中的图形和桌子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第(3)题:

(1)观察课文插图。(机灵狗的判断对吗?) (2)猜猜现在是几时?

(3)实例验证:取一时钟,将其调至7时正,时钟背对学生举起,取一面镜子,对准钟面。镜子自然朝向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后将时钟反转,让学生看清钟面时间是7时。 (4)分析: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5)练一练:教师将时间调到3时正,让学生从镜子里观察,想现在是几时?然后反转来验证。 三、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26页“练一练”的第1、2、3题。)2、实践活动。

(1)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2)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教学反思:

(3)平移和旋转

学习目标:

1、结合学生已往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区别这两中常见的现象。

2、能根据平移现象的特征,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区别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细绳、扣子、方格纸,风车等。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

看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这是平移现象)

看小风筝转动。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旋转现象)

结合刚才的两个现象突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2、说一说。

(1)出示课本其他图形。

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2)学生说一说。

问:“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旋转运动有:电风扇转动等。 平移运动有: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3、做一做。

(1)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旋转运动。

取学具(细绳、纽扣),细绳约4至5分米长;细绳一端系着纽扣,一端抓在手上;手腕使劲,使纽扣做旋转运动。明确这个运动是旋转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做平移运动。

取一物体摆放在桌面(如笔盒等);将问题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包括斜向运动)移动。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平移运动。 4、试一试。

(1)出示图形。(课本28页图) (2)按照要求移动拼出的图像什么? 三、指导看书

1、认真看书,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完成课本第28页“试一试”第二题。 3、有不理解的,提出问题,教师个别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28页“练一练”中的第1、2、3、4、5题。 (1)保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时间。

(2)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