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22:0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要列什么样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列出算是:14×12 或12×14 1)观察算式的特征。 2)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方法。 3)分组讨论。

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 但这个问题不能靠估算来解决,必须进行准确的计算,体会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33页的“练一练”第1、2题。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33页“练一练”的3、4、5题) 教学反思:

(3)队列表演(二)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用具:演示板,挂图等。 教学设计: 一、讲授新课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 1、教学例题。 出示点阵图:

(1)探索估算。(同学们认真审视问题情境图)

要求:1)理解主题图的问题情境,明白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已知什么,求什么。

3)要列什么样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列出算是:14×12 或12×14 1)观察算式的特征。 2)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方法。

3)分组讨论。

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 但这个问题不能靠估算来解决,必须进行准确的计算,体会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 (2)探讨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14×10=140,14×2=24,140+24=164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12×14=12×2×7=24×7=168 第三种方法:笔算,14×12=168 1 4 × 1 2 2 8 1 4 0 1 6 8

讨论:比较三种算法,说区别和联系。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5页“练一练”的1-5题 教学反思:

(3)电影院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用具:演示板,挂图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6×11 12×14 32×21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虚伪系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主题图。

(2)认真审视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 一共有500名同学来电影院; ? 电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1×26 或 26×21 (4)估算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间交流、提问、回答结果。现在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5)探索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 2 6 × 2 1

2 6 ???1排有多少个座位。 5 2 ???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 4 6 ???21排有多少个座位。 再次强调:

第一: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这里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即20。)

第二: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52,是表示